黃子華與陳法拉主演的《前度》(Skylight)是最近一部令我很有興趣跟友好談論的舞台製作。有不少朋友看完後,都不約而同地問我意見,似乎都想更深入地研究這齣戲。這是一個好現象,即是說這個戲不單純是一個娛樂消費品,看完之後,還能引發觀眾作進一步思考的意欲。
《前度》是英國當代首屈一指劇作家David Hare的作品。他眾多出色的劇本,往往涉及到許多不同的題材,包括政治、戰爭、家庭、愛情、宗教等等(例如數年前我為澳門文化中心指導排演的《翻身》,就是改編自一部中國農村革命的真實檔案書籍),而描繪的人物亦是同樣豐富。在當今的戲劇界,他被公認為一個肩負着社會良心的劇作家,許多時候,尤其是他戲中的女主角,更成為他辯證的喉舌。然而,他的劇本不單極富思考性,也同時具備精準的戲劇性。
《前度》亦不例外,除了男女主角的台詞針鋒相對,起伏跌宕,給予演員一個最佳的表演藍本外,箇中人生價值觀的爭辯與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也同步在舞台上展現出來。嚴格來說,這個戲的側重點應在陳法拉這女主角身上,觀眾可於劇終時見證到女主角贏了與男主角的那場仗(政治議題上),但卻是一場令她心碎的仗(愛情故事上)。倘若這齣戲的編(包括翻譯)、導、演沒有建立一致的認知,便很容易令觀眾無所適從,無法「讀」到劇作家的原意。
從以上的角度來看,陳法拉角色的處理,仍可作出某程度的調整。但作為一個演員,她忠於劇本、絕不浮誇的演繹值得讚賞,也證明她在外地攻讀戲劇確是有所收穫。黃子華給我最大的驚喜,就是作為一個成功的棟篤笑表演者,他並沒依賴這個「有着數」的本錢,不受眾多粉絲愛戴的誘惑,完全信任劇本既有的價值,以一個專業演員應有的自信,用心地演繹出他的角色,可喜可賀。
(本欄隔期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