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救命,聽到電視新聞報道,突兀的旁白非常刺耳,從有意識開始,「放煙花」這三個字已經聽了七十年,忽然間要統一起來了。「煙花」講成「煙火」,「煙火」雖是古已有用,但是落伍的了,煙火是在燃燒,主觀上是災禍,煙花已將火提升,在燃燒過程裏出現火花,出現圖案,是燦爛的,迷人的,主導是觀賞,是驚歎,是快樂。不知是哪些有心人要將香港帶去一體化,要香港人鯁下上頭的那一套,君不見我們講的廣東話和上邊講的都是同一發音的語言,卻又是格格不入,那一種廣東話遣語用詞其實是(煲冬瓜),盲目地夾硬用廣東話發音,語言間沒有靈魂,沒有人氣,將生動、活潑、抵死、一箸夾中的廣東話全糟蹋了。最要命是洞文化直迫過來,什麼也講打的風氣在極速蔓延,像射箭射出多少分變成打出多少環,踢足球射入幾多球講打入幾多球,搭的變成打的。真擔心六藝裏面禮、樂、射、御、書、數的射字會消失,射精會變成打精了,埋單又變成買單,陰功。真個識破字膽,埋單者結數也,公公道道,買單是有侵略性的,可以不道義的,令人聯想起買起你,聯想到霸道。
近日重看《紅樓夢》,慢慢的細看,以前沒留心的都看出個究竟,原來書裏有很多白話文不會使用的詞語常常在書裏出現,卻又是我們口裏常講的廣東話,可以想見廣東話的根有多深,拜託,放廣東話一馬吧,別迫死廣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