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說:「五十歲前,我活得並不快樂,因為接受不了自己不是完美的人,拍了一百部電影,演了無數的角色,卻不知道怎樣做自己,直到開始接受自己的不足,開始像學生一樣重新學習,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變得愈來愈快樂!」大美人林青霞透過學習寫作,從影壇萬人迷蛻變為作家,當初扶持她上道,後來彼此成為人生路上,互相鼓勵和支持的知交,著名翻譯學家金聖華教授,將她與林青霞一起相知相交的歲月,收錄在二十二篇文章中,寫成《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這本書。
清減後的林青霞氣質優雅,自然美容光煥發非常吸引,被稱讚華麗轉身,由演員蛻變為作家時,她笑言只轉了四十五度,還要繼續再努力,金聖華在《談心》書中透露,林青霞當年因考不上大學耿耿於懷,以為將來的出路,只剩下做秘書或空姐,結果在西門町街頭被星探發掘,成為《窗外》的女主角,一夜爆紅後歷盡影圈繁華,一直希望有機會在大學求學問;林青霞分享不斷學習,最大的動力來自學新事物,感覺像小學生一樣,就算做錯或做得不好,也可以重新開始,不用擔心被取笑,她說:「大家總說我美,美什麼美?做美人要風華絕代多辛苦,做學生就不同,做錯或做得不好,可以再努力,每個人都是我學習的對象,好的對象值得我學習,遇到不好的可視為反面教材,最重要學習令我對世界充滿好奇。」
當日會場外設小型展覽,展出林青霞與金聖華教授的手稿和作品,當中包括林青霞的畫作和攝影作品,其中兩幅是大小孫女(繼女邢嘉倩的女兒)的畫像,在林青霞的簡單筆觸下,小女孩一雙天真大眼特別吸引,還有一幅志清老師的畫像,林青霞特地叮囑攝影師,一定要將她與老師的畫像攝入照片中。
李志清曾憑漫畫《孫子兵法》,在被譽為國際漫畫界「諾貝爾」,第一屆日本國際漫畫賞中獲「最優秀賞」,是金庸的御用漫畫家,不過林青霞當初拜師,卻不知道老師的大名,只是被老師一幅畫感動慕名求見;志清老師沒有教過學生,他說:「林青霞對學習的認真態度,很難令人拒絕,我問她學畫的目的是什麼?她說希望可以隨手用畫筆,記下觸動自己的情景,她的內心感情豐富又細膩,是天生的藝術家,事實上電影也是藝術,明白當中的道理,就能體會兩者之間有很多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