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小提琴八個月,我還是那幼嫩的、一級也不如的階段,但這小興趣給我許多提示,那堆提示全都陳腔濫調到不行,卻多麼重要,就像刷牙三十年,忽然停下來思考刷牙的方式,從刷牙想到生活中的種種境況。
․ 基礎打不穩,眼前所有都是海市蜃樓。練習小提琴,腦袋(精神)和軀體的配合,是基礎,在生活上,原來也一樣。
․ 拉琴需要兩隻手,這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就算彈得不好,不要怪責自己,不要怪責處境。 感到氣餒,就放下一會。怪責是最不該出現的想法。事實上,我因為這小興趣,更加愛護自己的手。
․ 不能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今天也許能夠成功彈奏一曲,但當樂譜變得複雜,全軍覆沒。弱點就是弱點,不要假裝自己毫無弱點地生活。正視和整治自己的弱點,幾乎成為我的某種興趣。
․ 所有的缺點都聽得出來,休想蒙混過去。儘管有點小聰明,想出一些蒙混的方法,例如拉得快一點,就不覺得連音做得不好。所有的自欺欺人必然暴露,差別於何時顯露……其實早已暴露,只是自己不知道,都說所有缺點都聽得出來哦。
․ 發展和表演強項,多麼誘人,然後便會變成自己的強項的奴隸。我發現自己偏向彈奏一些拉得不錯的歌曲,至於拉得不好的曲目,彈兩次就當作練習了。我的右手(提弓的手)比較好─只是相比左手較好而已,跟真正「好」的距離約有四億光年─由於右手較好,我經常偏向彈奏一些以弓技為主的歌曲,自得其樂。練琴時間就那麼多,拉得好的曲目就玩半小時,拉得不好的只練三分鐘,強項愈強,弱點愈弱。強弱懸殊,強項便會變成弱項。也許生活都是一樣?只顧表演強大的一面,「全面」便會被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