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著名配音員林保全的逝世,「多啦A夢」被帶回我們的回憶中。小時候,我們廣叫這隻電子貓做「叮噹」,後來遵從原著改稱做「多啦A夢」!那時候誰不想有個像叮噹一樣的好朋友,一個知己!永遠在你失手的時候,幫上一把!百寶袋裏滿是法寶,對大雄付出義無反顧的相助,簡直就是痛苦生活的出口!
對孩子而言,尤其是我們這些窮困家庭下成長,受過壓迫,很想擺脫困境的人,做夢似乎就是暫借的解脫!
到長大以後,面對這套動畫那真真假假出現的結局版本,才是人類思想鬥爭的迷思?!
多啦A夢選擇的時空穿越重回,永遠守望在大雄身邊,陪伴他成長,卻可能犧牲了自己?!
最是殘酷的版本,而我永遠不願意接受的……大雄原來是個植物人,多啦A夢只是他昏迷中的夢境人物!生命本已夠涼薄殘酷,連作個夢也必須要被喚醒嗎?那跟告訴一個兩歲大的孩子,大家毋須慶祝聖誕,因為世上根本並沒有聖誕老人一樣!想起也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