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鐵偶然看見有人在讀書,腳跟禁不住踮起,脖子微伸,瞧瞧是什麼書來的?有時看不確切,只得由讀書人的長相去估量,於是平白想像出諸如聖.艾克蘇佩里的《小王子》或雨果的《悲慘世界》這類文藝電影應有的道具,滿足一下自己的編劇病,實情如何?也就毋須求證,原來她讀的是湯水進補篇;他讀的是炒股必殺技,這一來就把地鐵看書這種雅事庸俗化,都什麼時代了?好歹留個惦記吧。想起曾經的巴黎地鐵,你隨便唸出一個法國作家的名字,比如莫里哀莫泊桑福樓拜什麼的,身邊就有那本書了,那是間移動的圖書館嗎?這種讀書風氣一直保持到前幾年,只不過人手一本的卻變成是總統前女友華萊麗的《感謝這一刻》,這其實是本揭秘書,連暢銷書作家Musso都趕不上,更別說前述的「雙莫」和「阿福」了,就算再落一場雨(果),法國書壇也不會久旱逢甘露。不過現在巴黎地鐵已經人人低頭看機了,跟世界沒兩樣,原來巴黎地鐵一直上不到網,即使上到也不利索,直到換了中國華為的4G技術,巴黎地鐵重光,現在人人低頭看機,總算被我大天朝解放了。連法國地鐵都陷落,在地鐵看書已經是瀕臨滅絕的人類行為沒有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