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王子》第21章,小王子和狐狸經過一段時間相處並最後道別時,曾有過這樣一段異常傷感的對話:
「小王子就這麼馴服了狐狸。然而,離別的時刻終於逼近:
『啊!』狐狸說…….『我會哭的。』
『都是你害的,』小王子說,『我一點都不想傷害你,可你偏偏要我馴服你……』
『是啊,』狐狸說。
『所以說你一無所得!』
『我有,』狐狸說,『因為小麥的顏色。』」
這段話看似平常,但如果細細咀嚼,我們或許會讀出狐狸對「馴服」的領悟。這領悟是什麼呢?狐狸說,牠很不捨,因為牠在馴服中生出很深的對小王子的愛,而愛令牠受傷。小王子有點發晦氣地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狐狸說,雖然明知會受傷,但牠不後悔,因為彼此共渡的日子,會永遠留在生命之中。是故今天此地一為別,重逢無期,但只要日後見到風吹起金黃色的麥子,牠就會想起小王子。而這,就夠了。
如果這就是狐狸的意思,那麼仍然有兩個問題待答:第一,為什麼馴服會帶來傷害?第二,如果明知受傷卻仍然選擇去愛,這樣做值得嗎?
小王子問這個問題時,他和狐狸正在難捨難離之中,所以他不是未來式的去問應否去愛,而是在難過之中追問狐狸也在追問自己,如果所有美好終必逝去,委身於愛意義何在。小王子渴望狐狸能夠給出好的理由說服他。唯有如此,他才能見到馴服的價值,才不會讓自己覺得愛到最後終是「一無所得」。
為什麼馴服會令人容易受傷?驟眼看來,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奇怪。馴服的本意,是建立聯繫,彼此關愛,因而走出孤獨,活得快樂,這怎麼會和傷害扯上關係?或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衝突,有衝突就會有傷害。但這肯定不是作者的原意。狐狸感到受傷,並不是因為牠和小王子發生了什麼爭執,起了什麼磨擦,而是因為牠太愛小王子。
這看似有點難解,但C.S.Lewis的著作《四種愛》中的一段話,或許能給我們一點啟發:「不管怎樣,去愛就會容易令人受傷。愛上任何事物,你很難不會因此心亂如麻,甚至為之心碎。如果你想確保自己分毫無損,唯一方法就是不去愛任何人,甚至連動物也不行。」為什麼呢?因為人一旦愛,就會在乎;一旦在乎,就會全心投入;一旦投入,心就會變得十分脆弱。是故愛得愈純粹愈沒計算,往往傷得愈深。傷害,內在於愛的關係。這裏的傷,非指惡意之傷,敵對之傷,而是生命的種種限制和不得已令愛無法圓滿難以恆久。欲愛而愛不得,遂教人有無限悵惘,終生難以釋懷。
讀者或會問,這是否過於悲觀?沒錯,每一段愛的關係,無論雙方怎麼努力,都會有失敗心碎遺憾的可能,但在真實生活中不是有許多成功的例子嗎?作者當然不會否認這點,而且他也一定希望所有關係都能美好長久。但他也在提醒我們,正由於馴服需要用心投入全情去愛,因此必然無險可守極為脆弱,畢竟生命有太多的不確定,太多非人力所能操控之事。其中最大的一樣,是生命本身。我們沒有人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離開;但我們知道,我們終要離開。離別既是必然,離別之傷自也是必然。這樣的傷,每天發生在我們周圍,有天也會降臨到我們身上。「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是所有愛中之人必須承受的人生之痛。
正是在此意義上,小王子和C.S.Lewis都看得清楚,如果不想受傷,最好就不要開始。沒有開始,就沒有其後因愛而生的種種痛苦。
這樣想是否很沒道理?不見得。許多跌過傷過的人會告訴你,早知如此,寧願不愛。於是,我們就回到小王子問狐狸的問題:我們會否最後一無所得?
小王子這樣問,很合乎我們平時的理性選擇思維:既然我們要付出那麼大的代價,我們能得到什麼?我們的所得大於所失嗎?這就是他要的理由。狐狸好像也跟着這個思路,給出了一個答案:我有所得,「因為小麥的顏色」。
這是什麼意思?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我知道會受傷,但我依然選擇愛,因為我要的是「小麥的顏色」所代表的記憶。在此意義上,記憶是目的,馴服是手段,受傷是一早預知要付的成本。
這樣的理性計算,放在其他地方或許說得通,但用來解釋人為什麼選擇去愛,卻顯得荒謬。我相信,沒有人會說,我之所以全心全意愛一個人,目的只是想得到那份愛的回憶。不是這樣。回憶是愛過留下的美好,但我們的初衷是愛,而不是回憶。睿智如狐狸,不會那麼傻。
那麼,狐狸到底想對小王子說什麼?我想,牠在說,不是一無所得啊,所得就是我們愛過,就是我們好好彼此馴服過。你走後,風吹麥田,小麥的顏色會提醒我,曾經有個長着金黃色頭髮的王子走進我的生命,我們曾經有過如此美好的相遇。這就夠了。當然,人總是可以選擇不去愛。但沒有愛的人生,何足言美好?!至於受傷,既然內在於愛,我們就應該學會好好接受它。沒有傷的愛,不是真正的愛。想要愛,卻又不要受傷,本來就不可能啊。
嗯,就這樣。
(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