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祥,阿Lam,是我由衷欣賞的一位樂壇老友記,尤其是他獨具品味的「二次創作」。
阿Lam,唱過寫過無數不同類型好歌,他的「二次創作」更為人津津樂道,把「偏門」的西洋作品,改編成膾炙人口的粵語版本,傳唱至今。
阿Lam的「二次創作」,就是把心儀的外國選曲,先行構思好主題,再與填詞人溝通,所以每每能將原曲與詞作巧妙地結合起來,賦予新意,化為粵語流行曲。
眾所周知,阿Lam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曾在英美兩地唸書和生活,在那段異鄉日子,他喜歡手抱結他自彈自唱民歌排遣時光,Peter, Paul and Mary(下稱PPM)是他極其欣賞的民歌隊,在他們的芸芸作品中,他更愛他們的「偏門」作品,好像先後被他改編成粵語版本的《三人行》、《我要走天涯》及《一個人》。這三首作品都不屬於PPM的主流作品,但獨具慧眼的阿Lam卻把它們改編演唱成經典金曲。
先說《三人行》,原曲為PPM的《Unicorn Song》(《獨角獸之歌》),內容講述的是童年幻想、夢想:「要相信,可成真」,是一首饒富童話色彩的作品。
阿Lam很喜歡這首作品,鬼才林振強最終把這個夢幻童話寫成《三人行》。歌曲分成三部分,代表阿Lam成長的三個階段,童年(詩詩)、少年(劉天蘭)及成長後(阿Lam),道盡不同年齡與性別的孤單心境:「漫長漫長路間,我伴我閒談……」雖然只有自己作伴,卻能自得其樂,就好像阿Lam的獨特性格,不隨俗流、「不埋堆」,自成一格。
改編自PPM Peter Yarrow 1971年原唱作品《Tall Pine Tree》的《我要走天涯》,描述的是「厭棄現在生活,遠走他鄉……」的情懷,鄭國江的詞正好寫出歌者因着不得意,繼而浪跡天涯的心境:「一生不羈與放縱,願我足跡走遍天下……」我個人認為改編後的粵語版本,有比原曲更為精采的地方,那就是阿Lam在歌曲末段,用上大篇幅,把內心的激盪,以個人只此一家的唱腔,大唱幾段「lalala……Ialala」作結,盡顯豪情壯志,既不羈,又瀟灑。
還有《一個人》這首雋永金曲,原曲也是來自PPM的作品,但卻是一首「更偏門」的法文民歌《Mon Vrai Destin》。
還記得我認識這首歌曲,是由第一屆「香港小姐」孫泳恩所推介,初聽此曲時既感新鮮,又感恐懼,因為我們這輩「非名校」學生又怎會懂得法文?孫泳恩是女拔萃生,還有曾路得和陳美玲這些同樣唸名校的歌手朋友,都可以在校內修讀法文,她們都對法文歌情有獨鍾,況且讀法文更是當年的「高尚潮流」呢!
說到阿Lam,他當年在男拔萃唸中學,同樣可以修讀法文,可能就是這個緣故,他選上PPM這首法文歌。就如歌名《Mon Vrai Destin》(My True Destiny)意思,亦即是「命中注定」:「……又似命運,看不清它的底蘊,似看見未來,總看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