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很少看電視,對電視劇沒有什麼興趣,只看新聞和動物紀錄片,我也會坐在他身旁一起看,希望父親會講解那些片中的動物或他的一些關連的經歷,但他總是默默看着不加評論,我時常想爸爸在想什麼?長大後我也喜歡看動物片,觀看多了,也對人和自己多了一些了解。有時候,在動物片裏你會深深感受到母親對子女愛護,為了生存可以去到幾盡,無論生存條件去到幾差,都盡力去適應,希望能存活下去,所以在看動物片時能牽動我很多思緒。做了爸爸後,有一個畫面我時常都會想起,那套紀錄片是由一隻非洲獵豹懷孕開始,到生下小豹,到養育牠,經歷重重困難,到最後小豹長大了,有一天豹媽媽悄悄躲起來,遠遠的看着小豹安全地開展獨立生活後,牠便離開。這畫面令我想起母親,她只想我能獨立自主生活,盡量不給任何枷鎖,對我沒有任何前設。同時也提醒自己將來如何面對兒子成長,我當然很擔心他長大後在生活上面對逆境時會手足無措;又或者被人傷害時,他不懂面對,總之有我在旁和在我視線範圍我便安心。但我知道這是不對的,在他成長中,如果我過分保護他,對他是百害而無一利,所以在前年開始,我便刻意不參加兒子一些活動,例如他跟我太太和其他同學家庭去旅行,因他自覺已大個仔,某程度可以保護媽媽,所以我便創造機會讓他擔起這責任。孩子便是這樣,父母當他是baby,就算他已經三十歲,他仍然是baby,不懂承擔。還有父母全天候照顧也會令孩子缺乏空間成長和缺少機會磨練,所以為人父母如果想子女能獨立生活,在成長中我們便要學懂放手,讓子女拿主意,為他們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面對得失,讓子女明白他們的努力、奮鬥,不是為父母,而是為自己將來或自己的榮耀,那兩代的矛盾一定少很多。所以在動物界裏,父母跟子女的關係是很單純,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是健康長大──生存下去,有時人真是過分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