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Kam,
用八日時間完成第十三本cookbook煮了五十八個菜,也送走了回來陪我的老公!才喘過氣,你便出現了!
我也曾為報章、周刊寫散文。也曾任電台當節目主持人,但往往在交稿後,又或者在節目出街後,總給自己找出好多不足的地方!客觀檢討,是發覺自己的觸覺不夠敏銳。
所以,特別佩服頭腦靈敏,反應敏銳的人如你!也知道是天生的,但總該有個竅門吧?
GiGi黃淑儀
Dear GiGi,
我一再肯定,師姐你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天呀是五十年前,不是每日黃昏十五分鐘的民初連續劇《夢斷情天》,也不是翻譯田納西威廉斯原著的電視劇場《玻璃動物園》,更不是你為配音片集《Family Affair》(《合家歡》)逗人小兄妺的哥哥豬仔發聲。我是遠至在唸中三的暑假,麗的映聲有線的黑白公仔箱,一男一女的唐人在教英語會話,當然仍未知道劉家傑與黃淑儀是他倆的名字,高䠷的少女,沒有晚間新聞坐堂的幾位頂着半邊西瓜的髮型,長頭髮又不肯擱上去,梳個流行的瀑布裝,鏗鏘的聲氣,擺明不是男主持的女助手,節目告終時,她還煞有介事的敦促我們牢記,「Diligent and Laziness」的真諦,全無三分顏色上大紅的氣焰,畫面宛若高兩班的校花對師弟語重心長,與厲色訓話的老虔婆,立見天淵之別。「勤奮與怠惰」,敲在心中,受用至今。存活了六十四年的前麗的後亞視,總算息勞歸主,拔喉成功。他受得起時間考驗的遺產,超過半個世紀的古董,六十年代後期藝員訓練班之卓越新秀,尤以你為首,率先蟬過別枝到新興的無綫電視,李司棋、汪明荃,亦接踵加盟。三位各展所長,演變成今天德高望重的殿堂名字。無綫有樣學樣,第一屆於一九七一年舉辦招生,我等六十人獲選接受一年專業訓練,其中一位留學意國讀電影的恩師劉芳剛,如今追述他生平的檔案只會集中放大於八十年代知名的王家衛、梁朝偉、劉嘉玲等學生的關係。與其要尋根究柢,我會力證,如果沒有一位六十年代在電懋電影公司實習當場記的女門生GiGi,沒有她默默相隨這位未有曙光的劉導,沒有她投懷相許,沒有她把夫君引薦到電視台轉型發展,那往後起碼十年的故事,羅生門的版本也相當之多。奉劉老師為我的開山師父切實不過,還未有畢業就從他獨有的放縱教學方式,引導我自我啟蒙,學曉用菲林拍攝的知識,翻譯資料檔案撰寫劇本,發掘我開拓大膽不馴的演員戲路。歸功於你,如果那一年這位老師從未踏進我們的生涯中出現,在傳統氛圍下,這堆吳下阿蒙的學生,怎可能讓我成為有角可脫的野鹿。你還一人分飾他的家有賢妻,回到電視台是身光頸靚的青春花旦,下班還偷空去買菜回家做飯,我跟三數師兄弟有恃無恐,當正是老師入室弟子,課後纏着他串門,賴死到晚飯時間,一再目擊到師母三頭六臂,吸麈熨衫上香開飯,嘗盡你一手一腳的五菜一湯,很難聯想熒幕上的新派玉女紅星,她在幕後可以為另一個她所愛的人,毫無保留。與家常小菜共同成長的人類,才會體會到入口的那股能量。現今那些人開口就說你入廚五十年,恐怕只吃到你的用料食材,我的味覺記憶猶新,吃到過你心生的魔法。
七十年代愛看歐美電視片集,啜着忌廉汽水或黑牛的同輩,都將《雌虎雙雄》的碧姬立頓,《Moonlighting》的茜寶雪拔,《霧水夫妻》的芭芭拉荷茜,唱首本流行曲《mon amie la rose》的法蘭索娃哈迪,她們流瀉及肩的長髮,輕啟朱唇,永遠都帶來春和秋爽的淡定。總是立心把她們混淆,你也穩佔在這個名單之內。
一九九七年拆卸湮沒了的銅鑼灣利園酒店,六十年代搖滾盛年,閣樓劉伶吧有專唱西曲的駐場歌手,我等也刻意去為一對姊妺花捧場,你跟Esther Chan陳懿德,合拍如照着鏡子,蜜餞的膚色,春至由來發,性感沒法擋……
Our father who art in heaven, hallowed be thy name. Thy kingdom come, thy will be done 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