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因為做電台主持,所以接觸很多不同種類的醫護人員和社工,對家庭各成員在不同年齡所面對問題和現象多了認識。尤其是對老年,自己也快由中年進入老年,我也要預先作適當的準備,而我將專家所說的種種特徵去對照身邊的長輩,他們都或多或少出現了腦退化和性格轉變,做後輩的唯有多些包容和體諒,只要想想將來自己都會這樣,那份溫柔立即出來。同我照顧兒子的本質是一致的,我常常覺得他是再一次走過我的路,當有狀況出現時,如果我不處理或不幫他尋找一條出路,他是會原地踏步,繼而躲進死角,將負面情緒推向極致,去到爆發為止。所以就解釋到一個元朗中學生(我),話劇都沒有看過,為何會到演藝學院讀書,學做演員,因為內心有太多負面情緒梳理不到。幸好通過演員的訓練,讓我掌握處理情緒的技巧,令我有序地將潛藏心中的負面情緒一一清除,過程是好困難,因為時間愈久,難度愈大。所以一見到兒子積累負面情緒去到一定程度時,我便要處理。好像近日因為考完試後等放暑假,學校有很多試後活動,例如要表演的便要去綵排,但沒有「活動」的同學便要留在課室中,大家放鬆心情,盡情玩樂,但兒子不懂得跟同學們玩耍,所以在沒有上課的課室中感到很不舒服,每天都不想上學。我當然想他跟同學一起嘈,一起玩,就算未能參與其中,也應在旁觀察,學習與人相處和互動。跟他說時,他明白的,但一回到課室,他的負面情緒便湧至,我跟他商討後,大家同意返一日放一日,紓緩了他的壓力之餘,也滿足了我對他的要求。
我明白到在上課時有很多時都是很無聊和沒有樂趣,就好像在職場一樣,如果還要加上負面情緒或壓力,那種感覺真是度日如年,活像坐監一樣。我不希望他跟我一樣要這樣過他的青少年來磨練心智,所以我會鼓勵他大膽地將他的想法說出,再和他一起解決「問題」,讓他明白在心平氣和中才能找到辦法處理問題,其實只要肯改變一下前設,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