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下屆特首應做的三件事 應有未來房屋規劃藍圖

其他文章
2016.01.18

今屆特首自2012年上任後,不經不覺已過了三年有多。在這三年多中,香港無論在政治或民生上,都面對回歸以後最嚴峻的挑戰。政治上的尖銳對立矛盾,議會長時間被拉布癱瘓,行政立法關係前所未有地惡化;民生議題上以住屋問題最為人關注,而人口老化問題迫在眉睫,因此退休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相關的取消強積金對沖議題,都是整個社會都必須認真研究解決的問題。今屆特首只餘下一年多的任期,相信上述問題必須由下任行政長官不停步地跟進接手處理。

在各項民生議題中,解決住屋問題,應該是重中之重。面對公營房屋二十五萬個申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年輕人置業上車的困難並未改善;另方面未來數年可能出現的樓市逆轉周期等情況,未來特首一定要在土地,房屋策略上有決心,有所作為才可向市民交出成績。

這些不但涉及特首背後專業的團隊,同時也涉及未來特首的政治手腕,諸如如何開發新界土地,如何填海造地擴闊新土地資源,如何在發展與保育中取得平衡等,這些都需要高瞻遠矚的智慧和能力才能成事。

同時間,未來特首也應有未來房屋規劃的藍圖,一、應向社會展示未來的土地供應規劃,二、應向市民訂立清晰的住屋及置業階梯,三、應改善居住質素,例如加強規管劏房。人人有屋住並不足夠,香港市民的住屋質素,不論在居住面積、住所環境,均應與時並進,而減低住屋開支之負擔,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一環。

除了房屋問題,退休保障是市民另一塊心頭大石,事關無人希望辛勤工作幾十年,到退休時仍晚境淒涼。工聯會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起,已爭取建立社會退休保障制度,在九十年代更經深入調研,提出「退休保障制度綜合方案」,二○一三年提出了更新方案,我們希望見到人人可享、老有所養的退休保障制度。新加坡模式讓市民安居樂業,居有其屋,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從而令人民增強了內聚力,社會自然更加和諧穩定。

儘管政府已就退休保障進行為期半年的諮詢,姑勿論內容及結果如何,現屆政府已經清楚指出,退休政策將會留待下一屆推行。故此,未來特首必須繼續承擔實施退休保障制度的責任,否則議而不決,那末今次的諮詢也只是枉然。

現有的強制性退休保障制度中,主要只有強積金一項,但因為僱主可以以供款對沖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本來用作退休保障的強積金,因而大大被損耗。尤其是一些從事政府外判清潔、保安等的基層員工,因為政府外判合約一般只有兩年,其員工因為合約期滿,每兩年就被遣散一次,強積金被對沖多次,所餘無幾。

今次退休保障諮詢,包括了取消強積金對沖制度的諮詢,然而在這議題上,僱主反對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態度相當堅持,如何突破這些既定立場?如何以宏觀及展望未來的思維為市民的退休生活定出方向?這都是讓下一任特首展示魄力的地方。對此,特區政府是否應仿效侍產假立法的成功經驗,先帶頭在政府和資助機構推行,樹立做良好僱主的模範,從而帶動和推進全社會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下任行政長官應就此作出果斷的決定。

立法會議員

莫文蔚 聲夢傳奇 星級企業大獎2020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