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金剛最長壽的明星羅渣摩亞在瑞士逝世,行年九十。這位英國最後紳士的西裝骨骨斯文演員,其大去卻適逢英國大選,象徵一個傳統英國的謝幕。
羅渣摩亞接替辛康納利,一九七二年第一部接演的占士邦是《鐵金剛勇破黑魔黨》。當年辛康納利任性辭演,覺得銀幕形象被這個玩女人的風流特務定型。辛康納利是蘇格蘭人,礦工出身,獲派氣質高貴、受劍橋教育出身的皇家特務。當世界進入七十年代,這樣的形象錯配,就不合時宜。英國製片商見辛康納利辭演,覺得正好,左挑右揀,選了紳士風度、氣質華貴的羅渣摩亞接替,算是撥亂反正。
羅渣摩亞將占士邦的形象撥入小說和現實世界的正軌。英國的社會文化只有劍橋和寄宿學校的貴族精英才願意並熱衷投身情報工作,因為覺得挑戰巨大,而且符合知識型的人才。辛康納利一股工人階級的氣味撲面而來,不過六十年代的香港對英國沒有認知,只覺得這個鬼佬高大有型,打不死而有歎不盡的美女上門,的士佬和車房仔進豪華戲院看占士邦,一半目的是歎冷氣,自然不會深究銀幕形象的文化問題。
《黑魔黨》一集犯了所有今日「政治不正確」的歧視毛病,因為其中的犯罪集團全部是黑人。其中一場羅渣摩亞大戰幾個柔軟體操的女高手,今日的女性主義者看來,定必火冒三丈。但那時是七十年代初,世界有自由,一切都Good Fun。
然後羅渣摩亞時期的占士邦還拍了一齣《大戰金槍客》,歹角是吸血殭屍基斯杜化李,其中大部分外景在香港和泰國布吉。只見占士邦上岸,遭到陸地跟蹤,鏡頭一轉,忽然出現在尖沙咀彌敦道,背景還有一家叫做Bottoms Up的無上裝酒吧。
當年這齣戲,利用董浩雲家族神祕大火半沉沒的伊利沙伯皇后號做外景,加以廠境配搭,原來沉船的內部就是英國軍情六處的臨時指揮部。
《金槍客》劣評如潮,不是因為羅渣摩亞,而是導演功力不逮。但其後摩亞時期的占士邦,卻經歷了中興的《鐵金剛勇破海底城》令系列狀態回勇,其中的女主角芭芭拉寶釵是披頭四其中一名歌手的女友。兩年之後的《勇破太空城》,更推出著名的歹角「鋼牙」──羅渣摩亞從海陸一路鬥到天空,在飛機與「鋼牙」搏鬥,一起墮機,然後在三萬呎高空鯉魚打挺,亮出英國國旗的跳降傘一幕,化險為夷,令人拍爛手掌。
「羅渣摩亞時期」可謂鐵金剛系列的康雍乾盛世。如果辛康納利是多爾袞、皇太極和順治開國皇帝的話。羅渣摩亞接手的時候,已經四十七歲,如此年齡本來不宜。但七十年代,世界女觀眾看男英雄,沒有肌肉的要求,其實羅渣摩亞已經有了肚腩,做牀戲簡直不忍卒睹,但那時全球一樣收貨。
一九八五年已經近六十歲,不得不退休,新接任的鐵摩提頓證實短命,像同治皇帝。不久之後,愛爾蘭裔的皮雅斯布士南憑「金眼睛」夥拍亞洲的楊紫瓊,又為鐵金剛省招牌。然後再以《明日帝國》影射梅鐸的新聞財團,更將鐵金剛帶入二十一世紀。
占士邦系列就是英美聯手文化電影的「一帶一路」精典:泰國的布吉是因為羅渣摩亞的水上電單車而全球爆紅的。電影每到一處取景,都為當地帶來旅遊經濟,由百慕達到香港到邁亞密莫不如此。
但占士邦的「一帶一路」是和平的、娛樂的、趣味的,沒有附帶環境和自然的破壞。占士邦系列是電影全球化的先驅,承接帝國主義一縷不朽的風采。對,若中了左毒,一聽見「帝國主義」四個字就怒髮衝冠,但你還沉迷占士邦電影對嗎?正如所有的中國人,嘴巴裏都反西方反帝國,他們有機會或有足夠的錢,個個都想將子女送英國,然後自己移民美國。
這就是占士邦系列和英國紳士偶像羅渣摩亞永垂不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