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氣陰晴不定,不過年僅9歲的譚芷昀近日在橫風橫雨之中成功「紅」起來。這位小女孩憑一首Celine Dion的《My Heart Will Go On》在美國著名才藝比賽《全美一叮》(America’s Got Talent)的選拔賽平地一聲雷,在YouTube頻道瀏覽次數接近一千萬。如果認真的說,芷昀在6歲的時候已經在內地兒童歌唱節目突圍而出,成為人氣小巨肺,何解今次舞台轉為美國,反而更加令香港人震驚,難道隔籬飯香?
或許香港真的再沒有一個可以大放異采的音樂比賽出現,一眾巨聲幫都淪落成為主持藝人,就連過往誕生不是天王天后的《新秀歌唱大賽》有傳今年會停辦。有音樂才華的素人總是要千方百計曝光,而譚芷昀三歲就開始學唱歌,爸爸兼歌唱老師譚順生博士親自教導,前年因為參與《中國新聲代第二季》,以《You Raise Me Up》等歌曲震攝人心,後來還去了TVB台慶表演,有傳這位年紀小小的歌手一年出騷超過50次,到了今天,「譚芷昀」這三個字又一次成為大家熟悉的名字。
大部分香港人向來對於內地的綜藝節目都存有很多意見,例如節目造假,甚至笑言識睇一定要睇觀眾浮誇的表情,該哭的時候哭,該笑的時候笑,分秒計算得相當準確,或許這是譚芷昀不及在《全美一叮》的效果來得這樣大的原因。但其實這類型的節目不論在哪裡都運用同樣的方程式,只要有看過《全美一叮》的觀眾就知道,每當有表現好的參賽者出現的時候,台下觀眾總會清一色站起來,而電視台亦喜歡捕捉觀眾的神情,這個模式已經用了十季以上。
《全美一叮》其實與內地的節目一樣,經常被當地人質疑造假,有指很多參賽選手都是製作人親自邀請他們出賽,甚至他們已經早已在不同的比實現身,在節目上還要稱自己是素人,為了夢想才站在這個舞台。節目早前邀請過一位台灣魔術師表演,不過有網友指出表演疑似經過後期製作,曾經一度掀起熱議。奇怪是為什麼我們都會取笑《我是歌手》等節目,而不會說《全美一叮》的不是,或許這就是「高招」與「低招」的問題。內地近年比較受歡迎的綜藝節目,例如《奔跑吧》、《蒙面歌王》等等都是其他國家的倒模之作,所以已經不能走「原創」的路線,於是製作團隊都執重於「劇本」的運作,連觀眾的表情都要預先掌握,結果就變的太失真。
另一方面,自從譚芷昀走出國際之後,有很多香港人擔心更多「怪獸家長」為了製造「奇蹟」而逼迫孩子苦練才藝,失去了應有的純真童年。不過筆者認為譚芷昀唱出來的歌,其聲音的情感是騙不到人的,網民能夠感動是因為她有著自己的天份。既然這是她的才華,唱歌又是她的興趣,我們應該送上祝福,讓她的好聲音可以去到更遠的地方。其實,今次小女孩譚芷昀的成功不是要誇讚她唱歌有多厲害,她的實力已經有目共睹了,更加要讓我們思考的是,為甚麼香港的媒體不能再捧出明日之星,反而選秀節目的參實者往往成為被取笑的對象。
文/ SI
圖/譚芷昀Facebook及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