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截至目前為此,《逆權司機》是韓國今年最高票房電影,逾1200萬入場人次,總票房超過950億韓圜(約6.74億港元)。《逆權司機》不但叫座,在韓國亦獲一致好評,連總統文在寅也入戲院捧場。其實《逆權司機》講述1980年在光州發生的民主運動,讓觀眾集體重溫這段重要歷史,並透過的士司機等小人物角色,牽動觀眾的心,難怪成績超越同樣以史實作藍本卻製作規模大得多的《軍艦島》!
韓國電影近年逐漸趨向拍攝大製作,但《逆權司機》卻回歸基本,並改編自真人真事。1979年,朴正熙總統被暗殺,獨裁統治瓦解,全韓要求民主自由的示威浪潮爆發,全斗煥發動軍事政變,並於1980年宣布全國戒嚴,自由民主的希望中斷,但光州仍有連串示威遊行,全斗煥政府派兵到光州鎮壓,卻全面封鎖消息,《逆權司機》正是發生在這樣的背景,講述德國記者軒士彼得(Jürgen Hinzpeter )與接載他到光州的的士司機金四福的故事。
當年軒士彼得拍攝的真實片段,成功突破戒嚴令及新聞封鎖,運回德國在電視上播放,之後更製作成紀錄片《十字路口上的韓國》,成為1980年光州大屠殺的唯一紀錄片。
影帝宋康昊演平凡司機
光州民主運動是韓國民主發展史的重要一章,對韓國人而言絕不陌生,但德國記者與的士司機的一段事迹,卻從未搬上大銀幕。導演張勳表示,看畢劇本已被故事中這兩個主要人物吸引,並指平凡司機的經歷更為吸引,「想借的士司機眼睛去描繪這事件。」他強調不想將這段歷史拍成偉大人物所進行驚天動地的盛事,而是希望突出百姓們的微小決定和勇敢也可聚沙成塔。
飾演平凡的士司機的宋康昊,來頭卻不平凡,他是韓國影帝級演員,他主演的《韓流怪嚇》、《逆權大狀》及《密探》均叫好叫座。這次是他繼《Secret Reunion》後再與張勳導演合作。戲中宋康昊扮演單親父親,為了掙取10萬韓圜而接載德國記者從漢城到光州。在光州見證軍人打壓手無寸鐵的市民,由起初誤會學生滋事,繼而帶頭拯救受傷市民。戲中宋康昊一直強調「你是乘客,我是司機,帶乘客到目的地是司機的責任」。除了宋康昊外,另一主角是扮演德國記者的《鋼琴戰曲》男星湯瑪士基斯曼(Thomas Kretschmann)。戲中講述他本是駐日記者,但因感到大材小用,所以當聽到光州示威消息被封鎖時,即不顧一切前往採訪。
德國記者望再見的士司機
《逆權司機》講述韓國民主運動,導演卻沒有賣弄熱血與激情,反而透過普通市民的角度,突顯百姓追求自由民主的簡單本能,他們經歷了這場民主運動,因為偶然或各自的理由,譬如片中有年輕人報讀大學,因為想參加歌唱比賽當歌手;市民走出十字路口,並非為參與示威,他們只想拯救受了槍傷的親人。而片中的示威場面,幾乎重現了當年德國記者軒士彼得所拍攝的紀錄片,相當寫實,電影最後還公開軒士彼得表示希望跟金四福再見的採訪片段。
文:蘇珮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