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代中期,伊梵狄菲路利(Efraim Diveroli)和大衛柏高茲(David Packouz)是中學朋友,二人失去聯絡幾年後,在一個朋友的喪禮上重逢,此後二人一同隊草玩樂。伊梵常誇口自己是軍火商,賣軍火予美國國防部,並揚言自己有幾百萬身家。此時,兩人年紀只有二十出頭。大衛當時正在網上做生意,從巴基斯坦輸入牀單售予美國買家,生意賺得一千幾百,滿屋都是賣剩的牀單。伊梵每日都上美國政府「聯邦商機」網站(FedBizOpps.gov,簡稱fbo.gov)找尋機會,因為當時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推出為中小企投標政府生意的倡議,中小企能跟大軍火企業如Lockheed Martin或BAE Systems一同投標美國國防部軍火合約。初時,伊梵只投標一些如頭盔或彈藥的小合約,可是他野心何其大,想把他的公司由一人構機擴展成幾億的大生意。於是,他找大衛合作,以狡黠和謊言,終於投得美國為阿富汗軍隊購買軍火、價值三億美元的合約。為了完成這個合約,二人講出更多的大話作掩飾,並為盈利而購入共產時期東歐中國製舊軍火濫竽充數。
這是真人真事。伊梵與大衛的事迹最初於○八年三月在《紐約時報》作頭版報道,指兩人售賣的軍火受到質疑。其後一一年《滾石雜誌》以「廢青軍火商」為題作更深入報道,該文作者羅遜(Guy Lawson)並把整個事件撰寫成《Arms and the Dudes》一書,一五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