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五年,為美國《Life》雜誌効力的攝影記者丹尼斯史托受命為一位當時籍籍無名的男演員拍攝生活照,跟這位名為占士甸的演員由荷李活到紐約再回到占士甸的家鄉印第安立州。二人在鏡頭前後,成了知心好友,而史托為占士甸拍攝的一輯照片,例如一張占士甸在紐約時代廣場街頭翻起大衣衣領,邊行邊抽煙的照片,成了劃時代經典,也是美國在二戰後被複製最多的照片之一。
這些照片的拍攝過程,和攝影師與被攝者的友誼,成了電影《捕捉占士甸》的題材。影片導演安東寇班謂,他之所以執導這部戲,並非如大眾般以為他對占士甸好奇,反而是攝影師與被攝者的關係令他着迷。皆因在當上電影導演前,他曾是樂壇最著名的音樂攝影師,作品被用於U2、Joy Division、Depeche Mode及Nirvana等國際知名樂隊的專輯中,亦是英國著名音樂雜誌《NME》的御用攝影師,作品多被刊登在雜誌封面上。「對我來說,《捕捉占士甸》是個攝影師與一個在公眾面前生活的人所為被攝者的關係,我對此深有心得,畢竟我已做這工作四十年。」寇班說。
在影片中,攝影師史托一角由《吸血新世紀》男星羅拔柏汀遜(Robert Pattinson)飾演,而占士甸這個傳奇,則由《蜘蛛俠2:決戰電魔》新星戴恩迪翰(Dane DeHaan)擔當。安東寇班說,在片中,攝與被攝兩個角色覺得自己是為對方做事,在互相推讓之間,卻締造出一系列跨越時代的經典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