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焦點
社會
藝文
設計
飲食
專欄
健康
教育
時尚
創活
影片
明周文化
範例頁面
我的收藏
所有收藏
ADVERTISEMENT
文章精選
藝文
2023.03.20
【濱口龍介專訪】言說的暗湧與邊界 《Drive My Car》日本導演濱口龍介:真正的東西,一定有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地方
濱口龍介
Drive My Car
偶然與想像
焦點
2023.03.17
救村啟示錄
僥倖獲勝 守住礦村 — 馬鞍山村關注組九十後成員 耗盡心力捍衛家園九個月 體會城規制度的不公義:像被迫考一場不合格就會拆屋的試
馬鞍山村
馬鞍山村關注組
程序公義
焦點
2023.03.09
花墟的枯榮散聚
曾是花墟主角的本地花農歎如今被邊緣化 信芯園梁日信堅決守業 農曆新年於花墟放置碌架床通宵擺檔
本地花農
信芯園
花墟
飲食
2023.03.02
不只有酥皮蛋撻!長沙灣老字號「新華茶餐廳」資深老餅師 借招牌「公主蛋糕」回望港式忌廉蛋糕的演進
蛋糕
新華茶餐廳
長沙灣美食
ADVERTISEMENT
新冠肺炎
上水
武漢肺炎
文學
展覽
電影
新加坡飲食
三文治
素食
護老
罕見病
精神健康
培正
愉快學習
名校
fashion news
Fashion Styling
時裝演義
設計
展覽
保育
搜尋更多
焦點
2023.03.17
救村啟示錄
綠化地帶建屋?填平天然海岸線?拆掉村落,也毀掉山野、動物與海岸 長春社:不一定生態價值「神級」才值保育
長春社
綠化地帶
填海
焦點
2023.03.09
花墟的枯榮散聚
男花藝師入行十五載 見盡眾生相 始在花墟學會惜花:經歷了十年以上, 才開始感受到花帶來的滿足感
花藝師
花墟
花藝
社會
2023.03.08
【疫事人非】聆聽?知易行難 社工曾歷巨變 不以救世主自居 無家者真情吐露心聲 剖白毒品遺禍
疫事人非
吳兆康
社工
焦點
2023.02.27
書香與人聲 香港身影:台北國際書展
【台北國際書展2023】能寫與不能寫之間 香港年輕寫作人 亞然✕沐羽 對談:離開香港後無法回頭、卡在中間的狀態
台北國際書展
沐羽
煙街
焦點
2023.02.04
書香與人聲 香港身影:台北國際書展
【台北國際書展2023】香港出版社參展現場:從選書到交流,台灣讀者怎樣理解香港?
台北國際書展
書展
獨立出版
焦點
2023.03.17
救村啟示錄
石梨坑村 — 採集百年務農建村史 辦導賞團、許願節 引大眾關注也連結村民 年輕救村者為守家園打一場硬仗:起碼他日有人知道石梨坑村存在過
石梨坑村
石籬改建關注組
石籬
焦點
2023.03.09
花墟的枯榮散聚
社區導賞員講故 以記憶對抗遺忘:消失的花墟明渠、從黑漆漆的天光墟變地舖
太子
旺角
社區
社會
2023.03.01
【疫事人非|告別口罩! 】959天口罩令解除 我們想說……
口罩
口罩令
解除口罩
社會
2023.02.24
【格子說】川瀬巴水 可感不可觸的白雪、飄雨和靜夜 近代風景版畫第一人 喬布斯一生最愛
川瀨巴水
Kawase Hasui
川瀬巴水
明周專欄
趙麗如︱港媽如話
媽媽的童年
我每晚仍跟兩個快十二歲的兒子講睡前故事,偶爾是回顧「我的童年」或「婆婆的童年」。為了令氣氛輕鬆一些,我會面皮極厚地故意跟孖仔說:「今晚不如談談為何媽媽中學時,那麼多男孩子喜歡吧!」然後,孖仔反白眼 ...
閱讀全文
Kori Song︱A Day In The Life
A Day In The Life
閱讀全文
蕭欣浩︱廚聞食誌
從農地到餐桌
好友C傳來短訊,邀請我到錦田「牧緣田里」,參加台灣文化活動,看看日程,空出時間,爽快答應。「牧緣田里」是好地方,上月跟前輩到訪,認識老闆威哥,走過草地,望過植物,水池修建,古道未開,稍稍繞了一圈就 ...
閱讀全文
林夕︱十方一念
活着,等你
閱讀全文
董啟章 | Ghost on the Shelf
AI與Web3的對決?
自從OpenAI推出聊天機器程式ChatGPT,以及微軟把相關功能嵌進網頁搜尋器Bing,人工智能技術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有說資金會大量由加密貨幣市場流向人工智能項目,令近期飽受美國財金部門打擊的區塊鏈相關業務 ...
閱讀全文
譚凱韻︱雲圖
【譚凱韻專欄– 雲圖】除下口罩之後
口罩令在香港實施900多天的之後突然解除,對於突如其來的自由,不少人都覺得不自在。目測所見,街上仍有不少市民戴著口罩,原因有很多可能:或許是害怕流感肆虐、或許是因為買了的口罩仍未用完、或許是因為女士 ...
閱讀全文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香港癌症基金會
香港癌症基金會專欄:乳癌知識篇 – 最新數據及症狀
乳癌為本港女性最常見癌症,在2019年有4,761位女性新症個案,相比5年前,數字約有22%的增長。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及香港癌症基金會執行委員會成員 – 曾詠恆醫生在短片中會為大家介紹乳癌的最新資訊,讓大家 ...
閱讀全文
朱漢强︱再見垃圾桶
撥開雲霧
在印度,每有高官或外賓到訪,城鎮通常會重新粉飾街道,填平地上坑洞等,讓自己變得體體面面。二月上旬,孟買官員出新招迎接總理莫迪—灑水。灑水為何事?原來孟買踏入冬季,大部分時間被霧霾籠罩,潑濕街道和大 ...
閱讀全文
所有專欄
今期明周
ISSUE
2834
救村啟示錄
購買 / 23HKD
過往期刊
mpw.culture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