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Simon Chung
熱門文章
Simon Chung
Home Tech
ADVERTISEMENT

Simon Chung專欄:談PC

在《明周》寫個人科技,已十多年了。回看舊稿,要有點老土地說「時間過得太快」,最初係寫Palm Pilot(想起故友曾凡當年常和我談Palm Pilot),之後是iPod、iPhone、iPad……曾有一段時間差不多篇篇都寫蘋果,電子書、CAS(computer as source)音響、雲運算、串流音樂……噢,數碼科技快速發展。回想當年,編輯所提議的是──寫點有關於「個人電腦」PC。

今天 PC 究竟還有什麼可以寫?這是一個有趣問題。

我以為PC最近的一個大突破,已經是6年前的事。那是微軟推出第一代Surface──一次嘗試將 PC 與平板二合為一的實驗。從最初的議而不決,策略不確定、型號混亂──先叫Windows RT,後改Surface RT,發展到 2015年第三代Pro,才算真正成功,漸多人開始轉用,今天已經是第六代,成為微軟另一成功硬件。

但作為「果粉」,我日常用的,仍是清一色MacBook、 iMac、iPad……公司只有一部Lenovo Yoga 2 Pro「睇門口」,主要用來上國內一些不支持macOS的網頁。Yoga 2 Pro雖在 2014年初購入,但Intel Core i7和 3200 x 1800 的超高清屏幕仍絕不失禮。最近逛腦場,仍看見不少i5的「新」產品,PC 的規格沒有很大進步,功能差不多,只是落了一點點價,少修少改(ThinkPad X1 Carbon的確不錯)而已。

在蘋果的陣營又如何?Touch Bar(2017年)大底是最新的革命了。沒有了Steve Jobs,蘋果的「革新」總是步步為營,用我的比喻是占士邦要求他的馬天尼:shaken not stirred,不要影響慣性用戶,少少新東西,但不會讓人迷失。TB不過是在電腦鍵盤最高的一行,取消大部分function鍵,換來一行(暗底)的觸控顯視屏,就是蘋果將「觸控」搬上鍵盤的一(小)步。但Touch Bar算不上受歡迎,簡單看看沒有Windows PC跟着做(或模仿類似的功能)便知。

據說蘋果稍後將推出的全新的Macbook Air,但更新不過是Retina顯示而已。PC是否已經到了一個技術上的「高原」,改進的地方已差不多沒有?在此也岔開一筆,今天蘋果的型號的確有點混亂,一字排開:MacBook、MacBook air、MacBook Pro、iMac、iMac Pro、Mac Pro、Mac mini,我不知道即使是蘋果店內Genius Bar的專業人員能否簡單說明各系列的差異!(你知道MacBook原來比MacBook Air輕嗎?)我以為追求「輕」和「勁規格」已是眾望所歸,air和pro係名存實亡。

希望蘋果不忘初心,less is more。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