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教.養手記
熱門文章
教.養手記
羅乃萱/趙榮德/楊永明/葉妙妍/洪細君/廖寶兒
ADVERTISEMENT

葉妙妍專欄:開學是自殺高危期

25.08.2018
size_960_16_9_thinkstockphotos-4860247561

自1972年起,日本十八歲以下青少年的自殺個案,9月1日開學日是全年最多的,而其他長假期結束後,亦為自殺高峰期。近年也有本港報章統計,9月至10月香港學生自殺的數字最高。這些學生很可能在悠長暑假過後,擔憂開學以後的日子難以承受,返回學校的壓力太大,因而選擇自尋短見。學生自殺的原因錯綜複雜:其中不少面對學業壓力,對前途憂慮,愧疚達不到自我要求或家長期望;有些與人關係疏離、家庭破碎、缺乏溝通,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也有的遭遇校園欺凌,或者患上抑鬱症、焦慮症等情緒病。青少年通常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應對逆境的經驗有限,假如一時找不到出路,覺得孤立無援,可能會選擇以輕生來解脫苦惱。加上同輩自殺的新聞,經傳媒廣泛報道、社交媒體流傳渲染,對狀態脆弱、情緒不穩的學生,容易產生模仿和傳染效應。

企圖自殺的學生,很多在事前都有迹可尋:例如變得悶悶不樂、沉默寡言、煩躁不安或容易哭泣;身體無故不適,睡眠或食慾轉變,對喜愛事物失去興趣和動力;也可能會有不尋常的舉動,好像不肯上學或與人接觸,出現濫藥、自殘行為,突然執拾房間、送贈心愛物品、跟別人道別等。其實大部分自殺學生,在付諸行動前,都曾以不同方式透露尋死念頭,例如搜尋自殺的關鍵字、寫遺書、發消極厭世的信息、在社交網站表示生無可戀……可惜這些求救信號,多數沒有人察覺或重視。如果身邊的人能夠提高警覺,及時表達關愛和伸出援手,可以減少悲劇的發生。

香港社會功利現實、競爭激烈,強調名成利就的重要性。很多父母將一生寄望投放在子女身上,從小催谷學業成績,犧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樂無憂的童年──結果孩子缺乏心靈教育及發展自我的空間,找不到自己的價值與人生目標。當遭逢困阻挫敗,無法滿足父母和社會的期望,就覺得自己無用、生存沒有意義,在沮喪絕望中走向絕路。猶記得去年初,一位中學生寫了一封發人深省的電郵,請求議員在立法會上替他讀出:「我是一個中三的學生,我與大部份的香港學生一樣,看不到未來。每天重複着學習,但卻不明白學習的意義。香港,不論是政府、家長,還是老師,以至整個社會,整個教育制度都十分看重成績,當然我不會很幼稚地說成績一點也不重要,但成績絕對不是人的全部……香港奉行的填鴨式教育制度一味只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卻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給予了學生極大的壓力。新的一年,或者善忘的香港已經忘記了,當時大量學生自殺的事,但當時的失望、悲痛,我現在還記得,我期盼政府能記起我們學生……真真確確為了我們着想。」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