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于逸堯
熱門文章
于逸堯
一菜一路
ADVERTISEMENT

于逸堯專欄:鬆餅兩生花 

21.02.2019
%e4%ba%8e%e9%80%b8%e5%a0%af
%e4%ba%8e%e9%80%b8%e5%a0%af

農曆新年假期,未正式開工大吉前不敢工作,生怕招來一年霉運。不習慣這每年只有數天的強迫性投閒置散,一向盲目埋首的港人如我,停下來只得胡思亂想。同時,拜年活動也不多,皆因親友數量根本少。平時難得一見的「後輩」,不論遠近親疏的,通常都會在這幾天無奈現身。看到他們隱隱流露着不情願,也很體諒年青人配合傳統價值,犧牲假期玩樂的苦況。嚐試與他們談天,卻又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赫然發現,一眾零零後已不知不覺長大成人;他們,就是完全沒經歷過英國殖民統治時代的一代新香港人。

我也不想以港英餘孽為榮;只是歲月如梭,忽然被現實狠狠拍醒,未來得及回過魂來就是。回想那段歷史,對我輩的生活信念與文化血脈,的確起了不能逆轉的深層影響。我愛吃,在這方面的感覺尤為明顯;對利賓納、羅拔臣、能得利、保衛爾、白蘭氏、吉百利等這些英國普及飲食輸出,抱有莫名的親切感,便是最佳證明。從前香港還有「天祥Dodwell」,中學謝師宴,我第一次自己買襯衫赴會,就是旺角Dodwell。英資的天祥百貨早成歷史,今天還留在這日不落帝國失地的,還有「馬莎」。近年積極拓展飲食超市業務,”Marks & Spencer”已成為變相英國飲食文化大使。除了貨源不少來自大不列顛,食品也多有英倫特色,不少在殖民年代也許還未如此高調登陸過。

到M&S食品雜貨店,可以找到地道英國家常味。上期提到的班尼迪蛋,雖是美國菜,但用了English muffin英式鬆餅,令它的國籍問題耐人尋味。世上有兩種樣子很相似的早餐鬆餅,我一向還以為它們是同一物種,只是英美叫法有異。因兩地同講英語,同一食品有不同名稱,早是膾炙人口的文化趣聞。但原來,我一直以來是錯得很離譜的……

說的是English muffin與crumpet。愚昧的我,最近才知道兩者原來大不同。雖同屬英國本土包品,主要分別在於質地、形態及煮法。前者比較接近麵包,沒後者濕潤黏韌。後者底部平,朝天一面呈蜂巢狀。吃的時候不會像底面皆平的前者,要水平切成兩片。兩者質地上的分別,主要因為crumpet除了放酵母,還用了小蘇打(食用梳打),而且是在熱板或平底煎鍋上,有若煎班戟一樣但只煎一面而成。English muffin也通常醒發後先慢煎,但一定底面也煎,而且煎過後多數還需要放入烤箱中烘熟。其實,”English muffin”在英國只叫”muffin”。作為eggs benedict不可或缺的主料,在它大行其道的北美洲才畫蛇添足,被冠上「英式」之名罷。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