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文化

建築就是生活的紅酒

每個地方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建築物,英國的大笨鐘、美國的帝國大廈、法國的羅浮宮等。每次周遊列國,除了嚐遍當地的美食外,就是去參觀這些具標誌性的建築物。它們就像一枝馥郁的紅酒,靜待我們品嚐。當啜了一口後,隨之入侵味蕾的是當地人生活的風味、文化、歷史以及設計背後的靈感。

要設計出如美酒葡萄般讓人饞涎欲滴的建築物,建築師就需要具備「人文情懷」的才氣。試想像,一幢建築物缺少了人性本質、文化色彩、自然特色,縱然它外表美輪美奐,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但它始終無法引起人內心深處的共鳴,難於歷史恆河中烙印。慶幸的是,建築界不缺乏這類人才,他們的作品未必稱得上名垂千古,但至少在這個時代,他們確實留下了屬於自己濃濃的一筆。 作為世界文化大國,英國一直是設計大師的搖籃,創意人才站在國際前線,既勇於挑戰傳統,亦珍而重之保留本地的文化瑰寶。今年設計營商周的夥伴國家正是創意行業蓬勃發展的英國,並邀請到有「當代達芬奇」之稱的 Thomas Heatherwick CBE;開創「參數化主義」、Zaha Hadid Architects 負責人 Patrik Schumacher;碩果累累、獲獎無數的 Sadie Morgan 教授;Foster + Partners 建築事務所合夥人邱維煬等多位殿堂級人物出席盛會,為本地的建築、設計界人士帶來無窮的設計靈感與創新想法。

Thomas Heatherwick CBE(殿堂級建築師)

設計不按常理出牌的 Thomas Heatherwick,被稱為當代達芬奇。1994年成立工作室 Heatherwick Studio,結合設計、建築與城市規劃,創造劃時代的觸目設計。著名作品包括 2010 年世博展覽會英國館、倫敦大型購物中心 Coal Drops Yard、紐約最新地標 Vessel、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新客運大樓、近年竣工的南非開普頓蔡茲當代藝術博物館(Zeitz MOCAA),以及正在施工的 Google 倫敦和美國加州新總部。他認為現代設計不再是一個人的遊戲,而是共同創造的過程,作品需要近距離貼近生活本質,同時融入創意和美感,既帶來愉快的體驗,亦對社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力。Heatherwick Studio 目前正進行大約三十項設計項目,分佈全球十個國家。

由 Thomas Heatherwick 設計的 Vessel 矗立於紐約曼克頓西區,建築外形酷似蜂巢,以縱橫交錯的樓梯建構而成。

坐落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校園的 The Hive 學習中心(Learning Hub),將每層十二個課室劃成橢圓形,猶如花瓣般從中庭向外延伸。

Patrik Schumacher(Zaha Hadid Architects負責人)

1988年加入 Zaha Hadid 建築事務所,在創辦人 Zaha Hadid 去世後帶領團隊發展,作品包括早前開幕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廣州歌劇院、韓國東大門設計廣場、柬埔寨種族滅絕研究中心等。每項建築方案均結合當地文化、氣候特色、計劃需求和智慧工程,再採用因地制宜的設計方式。Patrik Schumacher 是倫敦建築聯盟學院設計研究實驗室(Design Research Laboratory)的創辦人,曾擔任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的約翰 · 波特曼主席建築教授(John Portman Chair in Architecture)。他以理論為依據,思考建築的歷史意義和人類文明的需求,再將之反映到設計上。2008年他提出將所有設計學科彙集成單一詞語「參數化主義」(Parametricism),藉由使用曲線,產生更多變並適應不同環境的形態,讓建築物和城市變得更有意義和人性,成為廿一世紀的劃時代建築風格。

澳門新濠天地的摩珀斯酒店採取不規則形外露結構,設計以鋼骨為重點,創造出雕塑般的建築形態。

位於阿塞拜疆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以波浪、分叉、皺褶以及曲線構成建築主體,呈現澎湃的活力動感。

Sadie Morgan教授(英國建築師、dRMM Architects總監)

倫敦 dRMM 建築事務所創辦總監,榮獲英國建築界最高榮譽的史特靈獎(RIBA Stirling Prize),經常於全球講學,致力推廣基礎設施,為人與地方建立重要的聯繫。她於 2013 年成為英國建築聯盟歷來最年輕會長,2016 年獲西敏寺大學委任為教授,並獲倫敦南岸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Sadie Morgan 教授曾負責英國 Hastings Pier 碼頭修復項目,將被大火燒毀的碼頭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公共空間,讓海濱環境成為社區人士舒展身心的空間;而 Oldham 的 Maggie’s Centre 項目,亦為癌症復康者提供療癒身心的場所。New London Architecture 主辦的 New London Awards,於 2017 年推選 Sadie Morgan 教授為「年度倫敦人物」,以表揚她在設計界的貢獻;在最近舉行的 BD Architect of the Year Awards 中,她亦獲選為「年度建築女性領袖」。

Hastings Pier 始建於1872年,1990年受風暴嚴重損毀,至2010年再遇嚴重火災,後經 dRMM Architects 設計復修,榮獲2017年史特靈獎。

英國 Clapham Manor Primary School 的新教學樓處於古舊的建築環境中,Sadie Morgan 運用大膽色彩創造出別樹一幟的風格。

邱維煬(Foster + Partners合夥人)

曾在英國、紐西蘭、日本等地的建築師事務所工作。2003 年加入 Foster + Partners,負責多個亞太地區的重大項目,涉獵範疇廣泛,包括深圳大沖華潤天地項目、廈門郵輪母港綜合體規劃專案、北京國瑞廣場綜合用途項目,以及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專案設計等。邱維煬是倫敦希斯路機場新航站建築的設計負責人,亦曾長駐西班牙,在馬德里設立特別工地駐場事務所,帶領團隊設計重要項目。由他操刀的國際基建項目還有杜拜的 The Index、豪華遊艇艦隊 Yacht Plus、倫敦 Principle Place 住宅大廈、約旦阿利亞皇后國際機場等。他認為建築設計需要融合當地氣候、地理,以至居民的生活習慣,因此設計團隊著重研究項目的自然特色,務求創造出讓人與環境融合相處的環境。

邱維煬為沙特阿拉伯哈拉曼高鐵的四個車站擔任外觀設計。

南山科技金融城由英國 Foster+Partners 建築事務所負責整體規劃,六座大樓錯落起伏,設計上併合了採光、散熱、保溫、輻射、能源、新風等環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