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保育】曼谷潛力創意區 最老郵局變設計中心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古蹟保育】曼谷潛力創意區 最老郵局變設計中心

室內空間佈置和擺設都盡量使用泰國設計產品,十分支持本土創意。

說起香港設計創新的地標,有人會說是創新中心,有人會說PMQ,前者以較低租金租予年輕設計師作辦公室兩年,後者則提供銷售場地,然而一個在九龍塘一個在中環,地理位置方便卻也沒有太大人氣。相比之下,剛進駐曼谷舊建築的泰國創意設計中心(Thailand Creative & Design Center, TCDC)協助設計師則全面得多,由教授模型製作到支援推廣銷售,全部一站式完成。參觀過後,就明白為何曼谷近年的廣告和產品設計得到國際注視,成為亞洲新興創意城市。

位於四樓的資源中心猶如圖書館,齊備設計書籍、雜誌,天花吊下的燈管營造出未來感,與歷史建築成強烈對比。
位於四樓的資源中心猶如圖書館,齊備設計書籍、雜誌,天花吊下的燈管營造出未來感,與歷史建築成強烈對比。

由商場搬進古蹟 開放公眾參觀

TCDC佔地九千平方米,樓高五層,今年5月才開幕,建築物本來是歷史建築──全泰國最大的郵政局,只是在八年前荒廢。其實TCDC早於2005年已成立,不過當初的位置並非在此,而是位處大型商場購物中心The Emporium內。當年商場總是人來人往,內附圖書館和展覽場地。由於商場是曼谷人和遊客的必逛點,中心早早打響名堂,「設計不只要給設計師看,也要讓一般人看,很多公司都不認為自己的行業需要有設計元素,但如果他們逛街時見識到本地設計的精采之處,就明白其實有需要找設計師改善品牌。」TCDC的營運總監Kittiratana Pitipanich說,的確,在商場設立設計中心,贏得知名度,也吸引遊客來朝聖。

他回想,由於會員數量大增至三萬人,每日到訪人次曾高達七千人,舊址空間早已不敷應用,故一直在尋找新地方,剛好一次舉辦活動,認識了中央郵政局的負責人,對方得悉他們正另覓新址,便提出不如使用荒廢建築,雙方一拍即合,最終促成了設計中心於今年5月喬遷。

TCDC前身是擁有逾八十年歷史的中央郵政局,翻新前結構仍穩固,但外牆水漬斑斑,頗為殘破。
TCDC前身是擁有逾八十年歷史的中央郵政局,翻新前結構仍穩固,但外牆水漬斑斑,頗為殘破。
翻新後煥然一新,TCDC於今年五月進駐,佔地九千平方米,不時舉行設計展覽,足以應付公眾及會員需要。
翻新後煥然一新,TCDC於今年五月進駐,佔地九千平方米,不時舉行設計展覽,足以應付公眾及會員需要。

翻看中央郵政局翻新前的照片,左右對稱的建築四平八穩,外牆水漬斑斑,天花地板剝落,「它於二十世紀初建成,至今已超過八十年歷史,已是老人家了。」復修後的建築,外觀看來新淨了,走進裏頭卻未來感十足,若非部分外露的鋼筋水泥牆獲刻意保留,很難想像建築歷史悠久,「因為舊建築的重力負擔有限制,所以室內設計都是以靈活輕便為前提,沒有任何嵌入式裝置,書櫃以金屬框與亞加力膠製作,不會影響原本的建築結構,傢俬能隨時移走以便舉行活動。」Kittiratana說,使用輕身的物料,與建築的混凝土質感和歷史成一大對比,「其實曼谷有不少空置舊建築,只是普遍只用作博物館,少有如我們將現代用途融入歷史建築,中心正好作為範例。」

一站式解決設計師需要

空間劃分為會員及非會員使用,照顧人們的不同需要,而且會員費也便宜得很,公眾會員年費只是1200泰銖,即約港幣280元,學生更有半價,因為屬政府機構,非以牟利為目標,中心內café和會員費僅佔整體開支的一成。難怪到訪當日,有不少穿著校服的學生在翻書、討論功課,就如一般公眾圖書館的景況,不過環境比一般圖書館有型得多。

「以前因為空間有限,很多事都做不到,如今空間擴充了,我們的服務也大大增加,由產品、時裝設計,擴展至手工藝、電影、廣播、電子遊戲甚至建築範疇,以政府的力量支持創意工業。」設計中心由共享辦公室、物料中心、自造空間、展覽活動和零售點應有盡有,「以前中心較集中提供培訓和工作坊,現在角色更完整,公眾來到這裏會先看看展覽,從中得到創作靈感,便到物料中心找合適物料,去自造者café學習製作設計雛型,並參加市場推廣工作坊,最後把產品放在一樓的精品店出售,收宣傳效果,牛刀小試市場反應,我們希望協助有志成為設計師的人,把腦海的想像成真。」Kittiratana解釋。

有了靈感,如何把它實現才是挑戰,設計師可以到物料及創意中心,便能找尋合適物料。
有了靈感,如何把它實現才是挑戰,設計師可以到物料及創意中心,便能找尋合適物料。
室內空間佈置和擺設都盡量使用泰國設計產品,十分支持本土創意。
室內空間佈置和擺設都盡量使用泰國設計產品,十分支持本土創意。

公關經理Pich領着我參觀,五樓主要供公眾使用,屬共享辦公室、café,人們可以帶來筆記型電腦工作或會見客人,這裏也提供商業政策諮詢服務,解答有意創業的設計師關於法律、版權等問題,而外面的空中花園則是讓人抖抖氣,俯瞰曼谷風景;四樓供會員使用的資源中心,齊備設計雜誌與書籍,極高樓底吊下縱橫交錯的燈管,一側的落地玻璃把室外陽光迎進室內,另一邊則是活動室,用作展覽、講座及工作坊之用;三樓屬自造者空間,有齊3D打印機和不同機械,把設計製成雛型;二樓最吸引的是偌大的物料中心,當中超過三萬種物料,可以摸上手感受,包括竹、皮毛、金屬等,而且逾八成是泰國製造,其餘則是外國入口,設計師可以透過中心訂製;而一至三樓同樣預留場地用作展覽、講座、工作坊之用,到處都放有外國的設計座椅和本地設計師設計的傢俬。一樓還設有設計精品店,出售本地設計產品。

製成品誕生後,能在一樓的設計精品店出售,測試市場反應。
製成品誕生後,能在一樓的設計精品店出售,測試市場反應。

拒絕仕紳化 街坊參與街區設計

然而,設計中心並非只為設計而設,而是面向街坊。兩年前,他們已開始搜集所屬街區石龍軍路(Charoenkrung)的歷史故事,街上不少中文招牌,部分屬廣東人華僑區,「原來石龍軍路有很多個第一,例如它是全泰國第一條新式商業街、擁有曼谷第一間現代房屋,還有全泰首間日式餐廳,說明這裏歷史悠久,這些威水史連街坊都不知道,我們想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住在古蹟區之中。」

讀建築及城市規劃出身的營運總監Kittiratana Pitipanich,認為要鼓勵創意工業,必須令街坊同樣享受創作。
讀建築及城市規劃出身的營運總監Kittiratana Pitipanich,認為要鼓勵創意工業,必須令街坊同樣享受創作。

Kittiratana認為,「創意產業要成功,不能只針對設計師,要令社區也能參與設計。於是剛開幕時,走到石龍軍路上舉行「共享創意」活動,徵集人們對公共空間的意見,「這條路上有不少房子空置,不少街坊都想把它們用作類似社區中心的聚腳地,於是我們以政府身份,向業主租用房子幾天,開放成活動中心,亦曾租用街道舉行市集、小吃店、音樂表演等,大受居民歡迎。因為泰國人性格比較害羞,這些活動正好讓他們主動表達意見。」例如有街坊反映街區的路標不夠清晰,於是他們打算重新設計路標,便利居民。

不知不覺間,設計中心的連串活動為街區注入活力,原本吉宅處處,漸漸地多了年輕人搬進來,甚至連曼谷知名建築師Duangrit Bunnag也在旁邊開設Warehouse30,把一列空置倉庫變成藝廊兼時裝、設計及健康輕食店,短短兩年,已見證設計帶來的明顯經濟收益。

幸而這創意小區沒有仕紳化,繼續與服務街坊的路邊攤為鄰,毫不違和。

開幕時舉行了多次市集、音樂會等活動,讓街坊一同參與,令老區氣氛變得熱鬧。
開幕時舉行了多次市集、音樂會等活動,讓街坊一同參與,令老區氣氛變得熱鬧。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Thailand Creative & Design Center, Bangkok
地址:The Grand Postal Building, 1160 Charoenkrung Road, Bangrak, Bangkok 10501,Thailand
查詢:www.tcdc.or.th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