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慾藝術之一】在香港,談論情慾的可能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情慾藝術之一】在香港,談論情慾的可能

05.12.2016
徐子豪、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近年不斷有研究指出,即使情色資訊和交友軟件愈發伸手可及,世界各地的「無性」關係比率仍日漸攀升。到底情慾所謂何物,情慾之於藝術所為何事,為何只有荒木經惟可以綁起水原希子,情慾是否只可在藝術中正名,藝術中的情慾與現實相去多遠。言語無從捕捉,藝術成了討論情慾不可或缺的渠道。在香港社會上談論情慾,態度與準則之差距以光年算,這邊廂舉行過緊縛節,那邊廂女性還因為髮型和衣着性感而備受批判。情慾在道德界線下千姿百態,由無性戀世代到《格雷五十道陰影》掀起的虐戀癖好可同時並存的當下。個人情慾的獨特性,因為無從言說許多時成為關係甚至個人的距離和禁忌。香港當下以情慾為藝術創作命題的藝術家沒有很多,但切入的方式都不盡相同。藝術中除了單純的情慾表現,楊秀卓、黃嘉瀛與小丁三位藝術家均曾透過藝術探索情慾,激起了個人和社會的思考,也反映出身處社會當下的情慾流動。

楊秀卓:自我追尋中解放

在楊秀卓眼中,八十年代的香港公眾對待情慾的態度比今天開放得多。然而先說他自己,由虔誠教徒到自我追尋的路上,他直面情慾為自身的一部分。在《巴黎最後的探戈》開首一句:”Fuck God” 衝破宗教禁忌,為他帶來情慾啟蒙,理解自己的真實渴求,梳理自我焦慮,從而找回適合自己人生路向。「其實自古以來在不同文明的文化藝術中都有大量情慾題材的作品,有時候甚至是具靈性提升的意義。」他說。香港早年亦有呂豐雅與張儀的,作品描繪女體和情色想像。然而他自己的情慾想像,走的卻是另一藝術途徑。

他起初自己則受德國藝術家George Grosz影響最深,George Grosz以情色作為批判上流社會媒介,揭示光鮮外表下的赤裸慾望。因此畫作中醜化的性愛場面,均為批判現實的場面。然而,對楊秀卓而言,當時亦於《香港青年周報》繪畫以色情畫面政治漫畫諷刺社會事件。「在保守社會,情慾本來屬於整為個人私隱秘密,當這些東西曝光在公眾眼前,帶來社會震撼,從而直面個人與社會情慾,從而達到批判效果。」今天愈來愈少政治漫畫以情色隱喻,是因為社會更趨向保守,還是反之,在情色畫面鋪天蓋地當下早已失去震撼力,楊秀卓無從判斷,但他後期已拒絕把情慾作為媒界,而是以藝術表達情慾本身。

純粹與直白的力量

他在巴黎生活了一段時間,在脫離原來的社會後,他在那裏畫了一系列表現自身情慾抽象作品,馳騁於想像力快感。「那是早已脫離道德枷鎖的時候,現實上情慾也得到滿足。畫這些畫,只是純粹回歸自己的狀態。」透過畫畫的過程,延續現實中的情慾快感,楊秀卓在其中感受到身體和精神的結合。

相比從前透過情慾主題引起社會關注,今天能較因情慾藝術引起注意的以女藝術家為多。楊秀卓猜測:「語言中談及情慾的詞彙,許多時從男性而來,女性始終比起男性更少表達情慾的語言。由於無法掌握話語,所以更多女藝術家需要嘗試從藝術探討情慾以至身體及兩性。」他知道,在當今日常,已有更多渠道尋找性伴侶,屬於一種女性的身體自主與解放。然而女性情慾表述的空間,與行動的可能同樣重要。楊秀卓就曾為古巴裔美國女作家Anaïs Nin的小說中仔細的性愛描寫所震撼,而她亦是作家Henry Miller情人。

黃嘉瀛:不想看見的不代表不存在

黃嘉瀛與楊秀卓生於不同世代,她同樣讀了十多年教會學校,卻沒有受宗教道德規限。她很小的時候在課堂上跟同學共同創作時畫過女性裸體,修女大為緊張,出於好意問她也見家長,了解是否受到性侵。然而媽媽沒有成見,跟她聊過以後,坦然告訴校方,身體對女兒而言只是日常的一部分。媽媽從事時裝業,女性裸體在時裝界普遍日常,相信女兒只是在平日見過而畫出來。

中性的存在

黃嘉瀛承認,這種成長環境令她對身體建立了中性的價值觀,因而在成長中受到壓抑時,反而感受得更清晰而銳意反抗。「我喜歡以直接的方式表現身體,因為我喜歡準確的必然的指向,明確的象徵。」她打開一本同為在學期間製作的art book,接近個人日誌,當中固然有身體的照片,但封面是豬肉檔外肢解後的豬屍體。「那時我在許多個早晨,到街市拍下這些照片。因為許多吃牠們的人,只喜歡看見或拍下牠們好看的一面。然面這也是真實的一面,與許多社會上人們假裝視而不見的事物一樣,不想看見的不代表不存在,世界本來就有惡心的部分。」與楊秀卓的政治漫畫相反,黃嘉瀛並非借情慾諷刺社會醜陋,反而是由社會上的偽善,帶出人們對待情慾的態度不當性,抵抗各式各樣污名化和壓迫。

黃嘉瀛的裸體作品其實不一定指向情慾,就讀於中大藝術系時她與友人拍攝的一幅全身赤裸沒有露點,但縛上狗帶的作品,由2012年惹起爭議至今成為許多人談論黃嘉瀛的起點。「作品說的其實是一個朋友與她另一友人的關係,當今人與人的關係複雜,只能用『朋友』一詞,才能概括種種複雜曖昧的關係。」而這種關係模式,並不止在性愛中出現,而同時會在日常生活中延伸。

徐子豪、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