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熱話】網絡生態,如何改變了電影評論?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周末熱話】網絡生態,如何改變了電影評論?

05.08.2017
maxresdefault-2
maxresdefault-2

近日網上因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的新片《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鬧得熱烘烘。一方面,網上部分影評力證路蘭並非眾人眼中的「大師」,新片亦非「神作」;另一方面,一班路蘭影迷紛紛為其護航。頓時間,兩方陷入混戰,峰煙四起,或許得益的只有片商。本文無意加入戰團,而是從這次論戰中,嘗試了解影評的生態,如何因網絡而改變,逐漸走向不同的處境。

網絡予人言論更自由之感,評論也彷彿能變得更寬廣。不過,沒有了過去的門檻,在這片「民主化」的平台上,評論也變得更分眾,亦更形碎片化。在這樣的時代下,嚴肅評論是否必然被淘汰?

網絡主導接收

近日路蘭的《鄧寇克大行動》(下簡稱《鄧》)示範了網絡評論的攻戰模式--從一篇文章掀起軒然大波,正反雙方卻顯然沒有直面對話。論戰的「始作俑者」陳廣隆,在網媒平台寫了一篇《沒有「鄧寇克」,只有「大行動」》,惹來了四面圍攻,陳再疾書另一篇反擊,欲將路蘭從「神檯」拉下來。

陳廣隆曾在紙媒每月定期撰寫電影文章,及後改在網媒平台,兩種截然不同的媒介,也讓他有不同的書寫策略。在不同媒體上書寫也有不同受眾,例如他在《信報》時是介紹為主,評論為副,從上映或影展的電影作延伸討論。「一般而言,過去能觀察到,在紙媒刊登的普及式影評,需要花部分篇幅重述劇情介紹等。」相反,在網上平台撰文,他形容自己的書寫會更「單刀直入」,轉為「評論為主,介紹為副」,「例如未必再覆述劇情,而是直接以電影史等方式來評論。」

因此,他認為閱讀影評亦需要門檻,不過,他亦說到,在網絡世界,網民未必細閱文章,而是以標題,或文章開首幾段來判別,並非健康的生態。好像這次論戰漸成泥漿摔角,其中一原因,是網媒為其文章製圖,加上一筆「未夠班」,立馬惹怒了「路蘭迷」。這種「呃like」與「標題黨」等「搶hitrate」的網絡生態,直接影響影評的傳播,與讀者的接收,結果評論所衍生的浪潮與反響,蓋過評論本身。陳廣隆亦認為,是次的討論十分「特別」,因為參與的人也沒有仔細回應另一方,只是通過影評來自說自話,或是一些紛雜的「單打」。他自言,亦是刻意不具體地「打」任何一方,希望能將討論開闊。

相反,過去如《電影雙周刊》或其他紙媒刊物,大多是一篇回一篇,你來我往。陳亦舉例,八十年代曾因電影《?妹仔》引起論爭,但討論得更為深入,延綿三期,以電影的全局思考,亦予作者與讀者更多時間思考。雖然網絡是一個求快速之地,無法回反紙媒的仔細討論,但他仍然認為網絡的百花齊放,整體上仍非壞事。

嚴肅影評在網絡時代的出路

網上現時流行「自媒體」,偏佈各色各樣的「電影blogger」(或現時流行的形容詞—KOL),電影專頁亦如恆河沙數,討論電影的方式亦不一而足。在這個分眾的網絡年代,影評人譚以諾仍嘗試創辦「映畫手民」,以刊載嚴肅影評見稱。「初發展網站時的判斷,是個人判斷紙媒空間太小,因此希望在網絡上能做到百川匯流。不過,我發現我是有失誤的,因為『百川匯流』並非新媒體的nature,它只能如『癌細胞』般擴散,『聚唔到野』。」網站發展三年,面對的困難亦愈加嚴峻,嚴肅影評是否注定難以在網絡存在?

現時新媒體上繁多的專頁,難免流於感情抒發。譚以諾提到,紙媒與網絡上呈現影評的最大分別,其中一點是編輯的把關,與現時人人能參一腳的形態,不能同日而語。他說到,例如過去版位珍貴,紙媒惜字,自是以一種嚴謹的態度看待,也視電影為一門學問來書寫、討論。現時每人也可發展空間書寫,猶像「霸地盤」,而「地盤」數量太多,產生一種「河水不犯井水式的自由與廣闊」,卻無法聚合厚積薄發的評論。不過,如去年因《下女誘罪》而掀起的網上筆戰,卻因網絡而突破了紙媒某些局限。如即時性,也沒有字數限制,讓評論更為有機。參與者之一的譚以諾亦認同,網絡平台能在電影上映期間,讓評論者快速回應。不過,有質素的論戰仍是鮮見。

另一不能繞過的現象,是影評人的身位。譚以諾直言,過去大多如「作者論」的評論進路,講求影評人比大眾更豐富與專業的知識,到了網絡上卻不被重視。網絡的民主化同時將影評的階級與權威磨平,同時讓過去難以「量度」的觀眾接收更顯而易見。一篇嚴肅的重要評論投進網絡汪洋,如每天數十篇,甚至上百篇的文章般,被加上吸引的標題與「hashtag」,獨特性或許會蕩然無存。譚亦言,傳統影評人面對網絡會出現焦慮,而與大眾更接近的影評人亦會受如此生態影響。

面對如此居面,譚以諾認為出路並非沒有,他選擇的,是嘗試離開網絡,回到實體世界。例如出版、策劃與映後談等方式,或許比網絡的泥漿摔角更能萌發良好的討論。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