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藝復興】讓農業時尚起來 台灣都市女子為農夫文創行銷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農業

【農藝復興】讓農業時尚起來 台灣都市女子為農夫文創行銷

04.01.2014
曾梓洋徐子豪、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3

如何讓更多農民放棄用農藥、堅持友善耕種? 如何讓更多消費者吃當季、吃在地、支持小農?

工業化令消費者和農夫距離變得遙遠,現代人的味蕾被化學加工覆蓋了。都市人常常分不清什麼節氣適合吃什麼食材,甚至辨不出什麼才是好味道。幾位關心農業的台灣都市女子一起搭建橋樑拉近農夫與消費者的距離,從有機栽種到農產品加工和行銷,從品牌形象設計到土地議題的出版物……從點到線串起來,她們盡一己之力,為好食材發聲,為產銷創建永續關係,讓農業時尚起來。

部落媽媽吳美貌   復育土地大計

「在部落作農事,就是給孩子留一條回家的路!」秉持這個理念,「台灣原味」創辦人吳美貌在原住民部落推廣有機農業轉型已有十餘年,被稱為「部落媽媽」。

身形瘦削的她,卻渾身是勁。全台灣到處跑,不是深入偏遠深山,就是徜徉於郊野田園,彷彿能量無限。她原本是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副研究員,幾年前脫下一身實驗室白袍往農村跑,「每天滿身泥」。她在新北市烏來區開闢了示範教學農場,親自耕種,用來做教育。因為離市區較近,很快廣為人知。一批香港學生亦曾前來體驗當志工。「他們種的地瓜葉長得不錯……」

田邊搭建了大地餐桌,來勞動出汗的人可以吃到最鮮美的味道。「現代人的味蕾都被化學加工覆蓋了。在這裏就是要吃原味!」

從實驗室走出來到田野,吳美貌說,世界變得更加開闊和自在。
從實驗室走出來到田野,吳美貌說,世界變得更加開闊和自在。

由部落入手

十多年前罹患乳癌,吳美貌為了照料身體而尋找有機食材,拜訪有機農場時,她赫然發現,當時剛起步的有機農場從大陸進口的微生物化肥,根本不適合使用,會引發昆蟲變異,農作物基因突變。她為此憂心忡忡:學者研究的產品束之高閣,農民在實踐時根本用不到!「必須走出實驗室,做點事。」她開始深入部落去了解如何復育土地。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谷的阿美族村落,有一個沒有通電的山林部落,百年來靜默在黑暗之中,俗稱為「黑暗部落」。十二年前,吳美貌應邀走入這個受颱風重創的部落。從台北開車到部落,車程便接近十小時,山路泥濘,隨時撞山。

這裏盛產金針。她輔導部落改為有機耕作。「一日不辛勤,不日即成花」。金針一旦未及時採收,馬上就會開花,失去經濟價值。因此她稱這裏的金針為「不日花」。

當人與土地重修舊好,泥土會重新散發芬芳,並以果實回報。有機金針的價格從不到100元一公斤,漲到800元一公斤,吳美貌還幫助原住民為金針取得國際有機認證。

2008年, 吳美貌離開了生技中心,心裏卻始終放不下部落。2010年,她創辦了社企「台灣味社會事業」,扶植原住民部落做有機農業。為了持續運作,她在翌年成立了「台灣原味」,想為部落打開銷售通路,行銷他們的農產品與加工品。黑暗部落的金針、新興部落的小米、崙山部落的梅子醋和茶花籽油、來吉部落的手工蔗糖……特色農產經過包裝,漸漸從部落走出來。

烏來當地的泰雅族人夫婦是地主,田區大做 不來,荒着就想租給人,但一般農友都採用慣行 方法。擔心農地好不容易整理出來,讓外人承租 勢必造成土地、水源污染。吳美貌剛好想要建構 一個示範教學農場,於是跟他們承租下來管理。
烏來當地的泰雅族人夫婦是地主,田區大做不來,荒着就想租給人,但一般農友都採用慣行方法。擔心農地好不容易整理出來,讓外人承租勢必造成土地、水源污染。吳美貌剛好想要建構 一個示範教學農場,於是跟他們承租下來管理。

用吃改變世界

「我們期望用社區支持農業的概念,讓原住民種植的有機蔬果變成學校或企業午餐的食材來源。」

為了幫助有機蔬菜找通路,吳美貌想到了孩子碗中的世界─若校園午餐都採用有機食材,既能讓孩子吃得健康,又可讓農民有穩定經濟來源,地產地銷,縮短食物里程。她率先前往家鄉新竹的小學進行游說。校長同意了,廚工卻不願意,因為外面買回來的蔬菜都切好了,毋須清洗,方便快捷。吳美貌只好請人來幫廚工洗菜。下一步是游說家長。以前的餸菜加了調味料,學生習慣了重口味,換成有機蔬菜口感清淡,且多菜少肉容易餓。吳美貌有感需要教育家長,於是設計了有機教材,給老師來教學。

後來,新竹有3,000多小學生吃到了有機餐。

「一個部落要永續發展,就不能離開農業,而且要讓部落農從事有機。」一直以來,很多部落都放棄農業,把心力投入觀光休閒產業之上,不惜破壞當地自然環境;吳美貌卻逆向思維,認為部落應該回歸到農業的基礎上。她用部落體驗行銷來延伸產業的價值,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吸引部落青年回家。

「形象很重要!要有獨特性!」每個部落各有所長。例如黑暗部落還是黑暗,入夜點煤油燈,遊客中心只是一間竹編的平房,蘆葦稈打地鋪,限制人數。

「每一個決策都要開部落會議才能推行。一定要經他們同意才行。當一些觀念他們不接受時,會像審判大會一樣,壓力不少啊!」有一些部落,吳美貌陪伴了八、九年後,發展有了眉目,她便適時退出。「我只是為他們搭舞台,讓他們自己表演。」

吳美貌輔導原住民部落發展農業,就像從種 子開始栽種,培育成幼苗,然後任其成長。
吳美貌輔導原住民部落發展農業,就像從種子開始栽種,培育成幼苗,然後任其成長。

八零後理研女生顧瑋   為好食材發聲

畢業於台大動物學系及分子醫學研究所的「八零後」女生顧瑋,本可留在高校工作,她卻放棄這條平坦的路,投身在地食材研究和再加工。「我有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要為台灣的好食材發聲。」

很多水果美味不耐儲運,令台灣果農一窩蜂種植較具經濟價值的作物。果醬正好將土地與枝頭的味道保存下來。2008年,她和幾位朋友創辦了台灣本土果醬品牌「在欉紅」,做得有聲有色。

以台語發音,「在欉紅」指的是果實在枝頭上最適當熟成的完美狀態。

顧瑋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她創業 有一股衝勁,不求回報,做了再說。
顧瑋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她創業有一股衝勁,不求回報,做了再說。

要做自己孩子也能吃的東西

2010年9月,品牌蒸蒸日上之際,顧瑋坦言跟團隊溝通遇到困難,自認「管理能力不足」,選擇退出。

果醬工作告一段落,她持續思考如何讓在地食材可以恰如其分地發揮,於是背着行囊,啟程到「慢食」發源地意大利取經。「慢食不是慢慢吃,而是反全球化,回歸在地,推廣在地食材,支持小農。」這一路令她驚歎的是,意大利人對自己的食材之驕傲。食材好在哪裏,從哪裏來,產區風土條件和料理方式,所遇之人莫不有完備的知識。

「台灣有這麼多好的農產品,我們不應只忙於創意,而是要先搞清楚它們好在哪裏,有什麼特色……也要讓人們牢牢記住食品業的家訓:要做自己孩子也能吃的東西。」

回國後,她再度創業,創立「台灣好食協會」。在台北一處有廚房的工作室,餐桌比電腦桌更重要。她堅持團隊成員每天中午一起吃飯,輪流做飯。

公司未有預設的經營模式。「創業不可能完全準備好才開始。想做,就不會等有錢才做,或為了錢做,只會為了怎麼樣可以不掛掉繼續做而做。問題都不是問題,只看你有多想做好!在無知情況下往前衝,跌倒了也是必須的。一股腦向前衝,遇到死路再轉彎吧。」她聲音清脆,爽朗地笑起來。

農產加工品牌「在 欉紅」率先將在地果醬 品牌化,保存和發揮台 灣水果的本土自然香 氣。
農產加工品牌「在欉紅」率先將在地果醬品牌化,保存和發揮台灣水果的本土自然香氣。

沿河流開展的飲食故事

「台灣好食」蒐集全台灣在地食材的資訊,梳理境內九大河流的河畔農作,推廣「食育」。這條河流經什麼樣的地方?什麼樣的人依着它?又耕種了怎樣的作物?這些作物又是怎樣出現在當地人的餐桌?什麼節氣適合吃什麼食材?「我們打算以河流為脈絡,試着訴說一個流域的食材、風土條件、生產者的努力,以及食材如何呈現在人們日常餐桌上的故事。」

顧瑋首先着手的是高屏溪,全台第二長河,綿延171公里,孕育台灣南部二十多處鄉鎮。「春分」,木瓜是高屏溪流域的特產,許多農會都生產自家品牌,比如旗山區農會的「紅晶果」、杉林區農會的「紅孩兒」、美濃區農會的「月光山」等。「清明」,高屏溪流域的那瑪夏區和桃源區,就是南台灣最著名的梅子產區,梅子果實爽脆。「大雪」,美濃的白玉蘿蔔正甜……

「但平心而論,我認為台灣的創業環境不好,創投資源少,社會風氣保守。我只是做自己相信的事,讓對的事產生價值。」她自嘲這是一種愚勇。

「愛吃。」為了簡單這理由,拚了!

顧瑋工作室收集了 台灣本土各類農產加工 品
顧瑋工作室收集了台灣本土各類農產加工品

節氣造就好食材

「好的食材成就優質的加工品,反過來亦讓食材的價值被看見。農民擁有一身栽種本領,卻不懂得營銷。中間卻有一個人,提供資訊交流,讓生產者與消費者互相相識,這件事才變得有趣。」近期,顧瑋創立了「不二味」農產加工品牌。除了梳理在地食材脈絡之外,還為好食材做加工,為在地農產「增值」。

「做加工食材可以有缺點,但不能沒個性! 如果缺乏鮮明的個性,熬煮、加工後還剩下什麼?有缺點可以修飾,沒個性卻難以發揮。」她的工作室內都是食材和加工品,隨手拿起的豆子和果乾,都有一個變身的故事:

屏東恆春一帶的原生種黑豆,一般叫做「珠子黑」,非常細小,是綠肥作物。顧瑋說,珠子黑雖然其貌不揚,蛋白質和油脂卻比大顆黑豆都要高,做成醬油,最是合適。「醬油的香氣來自油分,鮮味來自蛋白質。」相比之下,大顆的黑豆澱粉質比較高。

龍眼單吃有點太甜,六天五夜以柴燒煙燻,因用炭火熱氣慢慢烘透,烘乾除了易於保存,炭火焙過也讓甜味更有深度。彰化香蜜芭樂果肉厚實豐滿,香氣濃郁奔放。放一顆在屋子裏,全屋發香,削完皮手上的香味一整天都洗不掉。「很容易爛,幾乎無法運送,在當地一般做成果汁。」顧瑋將香蜜芭樂做成果乾,使之香得更有道理。

近期, 顧瑋又將節氣好食曆做成Wallpaper,免費供人下載。不忘提醒大家:「電腦看久了,別忘了休息一下,為自己張羅些節氣好食材,好味,好生活。」

製池 上造 米果 以乾 池, 上要 便找 當有 個一 性炮 的而 紅水 果, ,當 揚地 長稻 避田 面短 積。
製造果乾,要找有個性的水果,揚長避短。

設計師淦克萍    讓農業時尚起來

「用情感改變商業世界的樣貌,用設計去解決問題。」「種籽設計」企劃事務總監淦克萍對此深信不疑。

「台灣原味」和「台灣好食協會」清新的網站形象設計,都是出自淦克萍的手筆。「我們準備從點到線串起來,讓微小的力量手牽手。」

「種籽設計」推出一系列書籍,遵循廿四節氣介紹食材和廚事,用插圖手法打動年 輕人。
「種籽設計」推出一系列書籍,遵循廿四節氣介紹食材和廚事,用插圖手法打動年輕人。

重新培養生活態度

十年前,淦克萍的客戶大部分是做服務業和休閒產業。現在她的客戶幾乎都與農有關。她觀察到,愈來愈多年輕的知識型農夫創立農產品牌,主動做視覺傳達和網站設計。

「我是特意要接觸食農題材的企劃。我一直感情用事,並且確保我正在打造的公司就是我心中想要的。」淦克萍說話慢條斯理,言談飽含感情,甚至挑選客戶都要「看對方有沒有美善的心意。」她一直跟着節氣過日子,依時吐納,讓孩子入讀自然學校,又常帶孩子去看產地,認識四時蔬果,體驗春華秋實。「不只是把自己養到理想的歲數,而是重新養出對生命的態度。」她認為,節氣日曆或農民曆逐漸被手機、平板電腦上的行事曆取代,依節氣過日子的美好亦漸漸被人遺忘。她希望人們可以認識節氣挑對好食材、為愛回家料理。

2012年5月,她成立了「節氣飲食廚房‧研究事務所」,研究節氣飲食、台灣風土物產、祖傳食譜……研究如何遵循廿四節氣、如何將當造食材入鍋為孩子設計節氣菜譜?如何在不同節氣動手做出各種風味的醃漬物?去哪裏尋找台灣好野菜,依照節氣設計野菜料理?如何以檸檬為主題,跟着節氣學吃酸……

淦克萍相信情感可以改變商業世界的面貌。(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淦克萍相信情感可以改變商業世界的面貌。(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因應着節氣,種籽節氣飲食的 研究室會以鍋貼為載體。包裹 節氣的蔬菜與豆腐,有時是山 茼蒿,有時是芥菜,有時是絲 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因應着節氣,種籽節氣飲食的研究室會以鍋貼為載體。包裹節氣的蔬菜與豆腐,有時是山茼蒿,有時是芥菜,有時是絲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切從吃飯開始

「農業應該是時尚的!」淦克萍說,節氣與農業有最大淵源。節氣是古老的靈魂,要用年輕的身體去發表才能走遠。去年7月至今,「種籽設計」一口氣企劃了六、七本節氣食材的專書。「作書,是我的手工藝。」無論是網站還是書,文字如詩,手繪插畫活潑,設計排版亦簡練乾淨。她善於運用插畫與故事將節氣現代化、視覺化,「設計要有感情才會深刻。如果只用知識與知識溝通,會容易有偏見。」

「現在做農產品營銷不能只講產品,還要講昆蟲植物、生態、講故事。每種物產的出路不一樣,有差異就有發揮機會。」她笑言,故鄉是每個人生命最初的養分,如果企業家成功,不要只去建橋鋪路,應該找出在地好食材去復興一番,做成禮品送給全世界。

「種籽設計」推出的《台灣好野菜.二十四節氣的田邊食》內頁,依照二十四節氣以台灣野菜為出發點, 工筆插畫描繪出十種野菜的葉、果、花:台灣紅藜、鳥不踏、月桃、野薑花、狗尾草、馬告、麻芛、構 樹樹果等,並以溫暖的文字,徐徐述說這十種隨手可見、可摘的野菜、逗趣的歷史典故或植物故事。
「種籽設計」推出的《台灣好野菜.二十四節氣的田邊食》內頁,依照二十四節氣以台灣野菜為出發點, 工筆插畫描繪出十種野菜的葉、果、花:台灣紅藜、鳥不踏、月桃、野薑花、狗尾草、馬告、麻芛、構樹樹果等,並以溫暖的文字,徐徐述說這十種隨手可見、可摘的野菜、逗趣的歷史典故或植物故事。

她做農產品發布會,多是以家宴形式登場。知識型的茭白筍農夫找到她做品牌企劃,她辦了茭白筍家宴,現場佈置得像時尚發布會,邀請銷售通路的人出席,親自聽農夫和產品說故事。今年立冬,她又舉辦了節氣飲食家宴,主題「白米飯菜色」。根據米的品種特色做成不同料理:

「泔」,用臺農71號益全香米做一瓢相當稀的飯;「山海遇米丸子」是高雄139做成米丸子,山產秋葵與海撈金蓮花;「茶泡飯」,用桃園3號,配合碧螺春綠茶。在來米做成米湯粉,配合檳榔心芋;「米穀飲」,用台秈10號和彰化紫米、臺農71號益全香米蒸煮而成。

「讓我們從自己吃的那碗飯開始。」

淦克萍去年舉辦的節氣飲食家宴菜單,以米為主題,精緻地呈現不同品種的米, 在料理上有不同的演繹方式。(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淦克萍去年舉辦的節氣飲食家宴菜單,以米為主題,精緻地呈現不同品種的米,在料理上有不同的演繹方式。(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文化編輯蔣慧仙 記錄農業現場

「過去我是文化編輯,現在則是生活編輯。從記錄文化現場轉為記錄農業現場。」

資深文化工作者、前《誠品好讀》主編蔣慧仙,近年亦投入了農藝復興浪潮。這位秀髮如瀑、談吐溫柔的女子,過去長期關注藝術、文化、社運的先鋒地帶;如今話題卻離不開「土地」和「農產品」,到處演講,談「識農、半農、務農」的永續思考,亦時不時帶路做食材小旅行,學習農家智慧。

蔣慧仙將鄉下阿婆買菜的袋子用來裝書,手挽鄉下味道的袋子走 在台北街頭,文化人涉足農業,始終帶點文藝氣息。
蔣慧仙將鄉下阿婆買菜的袋子用來裝書,手挽鄉下味道的袋子走 在台北街頭,文化人涉足農業,始終帶點文藝氣息。

2011年,蔣慧仙與友人共同創辦關注農業議題的獨立媒體「上下游新聞市集」。2013年又再度回歸紙本,在果力文化出版社當副總編。一上任就大刀闊斧策劃與農相關的書籍:《土食系》關注食物農業、友善土地;《山海經》關注綠色生活、深度旅行……她認為,在農業話題上,出版人可透過食物找到與讀者的連接 ─ 如何認識盤中食物,農人用什麼方式生產,有什麼樣的地域風土食材故事……

「台灣的農業環境議題到了必須要被討論的時刻。」她說,九二一、莫拉克重創南台灣,令台灣人反思過去沒有做好水土保持、過度開發土地去種植淺根的高經濟作物。災後重建令人重新審視農業與土地的價值。在新的氣氛下,城鄉食農交流增多,愈來愈多人關注農業、支持用友善方式照顧小農。她如數家珍描繪出活潑的農業現場:

「歸鄉農青」的創意實踐,如「穀東俱樂部」:開創預約訂購、計劃生產的新形態農業。募集一羣「穀東」,以預約付款方式認購一年田間的收成;

「宜蘭小田田」:藉着實地耕作來建立青年與農村連結的平台,吸引年輕人返鄉耕耘;

「台灣原味」:為原住民年輕人找回鄉的出路。

2006年,時任《誠品好讀》主編的蔣慧仙策劃封 面故事「春耕,飲食的革命Next Agriculture」, 探訪有機農業的生鮮場景,一探在這塊土地上 辛勤播種、耕耘的務農工作者。
2006年,時任《誠品好讀》主編的蔣慧仙策劃封面故事「春耕,飲食的革命Next Agriculture」, 探訪有機農業的生鮮場景,一探在這塊土地上辛勤播種、耕耘的務農工作者。

除此以外,社區支持農業的模式亦很蓬勃,例如「行健有機夢想村」,在地農友「由下而上」,以共同行銷的方式推廣在地有機食材。這股農民「保種運動」的星星之火開始蔓延,如「喜願麵包」的老闆施明煌,便進行環島遊號召農友一起復育小麥,希望曾被台灣人放棄的小麥重新出現在這片土地上。

產地直銷的電子商務平台亦百花齊放,建立產銷之間的連接。當中包括「主婦聯盟」監督環保及推動綠色消費;「鄰鄉良食」提倡直接向小農購買,主要以企業為客戶;「好食機」希望用公平貿易的新農食模式,改變「飲食不正義」,讓消費不再剝削健康、土地及農業。「台灣農村陣線」則是由農民、農村工作者、NGO、媒體工作者、學者、作家、法律專家、工程師、藝術家、學生等相互連結形成的社羣網絡,訴求土地倫理與環境正義。

還有東部的「半農半X」、活化休耕地、遍地開花的各式農夫市集……要一一盡數,恐怕要出版多好幾本書。而蔣慧仙正有此意。

台北隨處可見小咖啡館,外有綠 色景致。
台北隨處可見小咖啡館,外有綠色景致。

香港台北貿易中心主任孫至誠透露,今年香港進口台灣水果增長高達55%。其中芒果較去年增長逾三倍,蓮霧市佔率約九成七,而楊桃和芭樂則逾九成九。

「台灣食品口味適合香港, 包裝精美,又有創意,融合日本風味。年輕人一開始種植就有特色,有營銷的概念。」 孫至誠說,當地青壯年投入農業和食品工業,令食品研發上有創新,精緻農業亦吸引不少年輕人回鄉發展,為農業注入新動力。例如在宜蘭種梨,為了避雨禦寒,農民為梨花撐起一個個小雨傘,形成有趣的景觀。又有農民將過期牛奶發酵後,澆入土壤做芭樂營養液,牛奶芭樂風味特別芳香。「相比香港,台灣的創業成本低,小企業較容易立足。」

香港台北貿易中心主 任孫至誠說,年輕人 的加入為台灣農業點 燃了生命力。
香港台北貿易中心主任孫至誠說,年輕人的加入為台灣農業點燃了生命力。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觀察到,近年台灣社會興起一股「從土地出發、向農村學習」的氛圍,呈現一股農藝復興的氣息。她形容,農耕是一場技藝,而農藝復興是指小農生產的復興,以農為本,並非指資本農業的生產量提升。

「愈來愈多人將農耕當作生活的選擇而返鄉務農,將之當做美學創作養分。文創團隊將回到農村當作職業和生命寄託。」她形容,青年世代愈來愈明白,發展必須要慢下來,要反省單向擴張的發展邏輯,取而代之是主動尋找城鄉共好、永續生活的未來。這股農藝復興的力量,可能會成為社會改造的力量。

在她看來,這實際上是全世界在極端物質主義控制下,試圖掙脫找出路的一個共性:要麼面向心靈探索、要麼面向土地和人類的勞動。「台灣很幸運的是,有小農生產基礎作為龐大後盾。」

5
曾梓洋徐子豪、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農業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