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文化

【香港異地遊】石鼓洲:荒僻小島上的羅馬泳池

石鼓洲離長洲只有二十分鐘船程,在長洲渡輪碼頭有街渡前往。 到達石鼓洲碼頭後,沿唯一的石屎路上山,約十分鐘,你便可以看到一座西式庭院,裏面有一個遺世的羅馬式泳池。泳池四邊是兩層的拱門建築,池端立了三個古羅馬白色裸男像,還有那非狗非狼吐水柱的動物噴水頭,遠看近觀都氣勢十足。

原來這島是一所戒毒康復院,島民不是戒毒者就是職員,過着半與世隔絕的簡樸生活。發起興建羅馬泳池的是康復院的前院長何漣瀝醫生。這位英國醫生在石鼓洲工作了逾三十年,做到九七年前後才退休返老家。據說,他鬼主意特別多,有些更非常有創意,例如他曾把大量飄到岸邊的發泡膠打散成粒狀,用來做環保枕頭,無奈枕頭吸了汗水傳出異味,被迫停用。

置身石鼓洲的羅馬池,感受古樸寧靜的氣氛。

走上羅馬池旁的圓形小樓,是一道古典的迴旋樓梯,直上拱門建築的上層。

讓新來島民靜思

這個羅馬池肯定是他在島上最成功的鬼主意。當年由於許多人到島上治療,全班男人總不能呆坐無事做,況且勞動也是治療的一種,於是何漣瀝便想出修建泳池。但為何是羅馬式泳池呢?有職員猜測,點子可能來自院長老家英國的Roman Baths(巴斯溫泉浴池)。此二千年歷史的溫泉浴池位於英格蘭南部,是當年入侵英國的羅馬人興建的,早已成為當地著名的景點。

泳池旁的草地,同樣圍上羅馬式拱門建築。

建造羅馬池者可謂一絲不苟,典型的動物噴水柱裝飾亦不缺。

石鼓洲的羅馬池規模雖然比不上英國「原裝」的,但以當時一島之力,工程也算浩大,要歷時近三十年才完成。在何漣瀝帶領下,島民用最原始的方法,又剷又鑿,在山腰挖泥,開出三個籃球場大的平地,然後再往地下鑽,掘出一個最深達十多米的池。至於四邊的石屎羅馬拱門,全人手製作,甚至池邊的橙色小階磚,也不假外求,用島上池塘底的泥與其他物料混製再上色而成。建成泳池後,島民又在旁邊多建一座同樣的兩層拱門建築,但中間的水池則換成一片綠油油的草地。

何漣瀝希望羅馬池能為新到的島民,提供獨立平靜的空間思過,而近年因島上儲水量不足(小島食水要自給自足),羅馬池早已禁止游泳,只用來蓄水。時代轉變,需要在池邊靜思的新島民比以前少了,石鼓洲的島民人數早已不及當年。

提醒大家,石鼓洲是禁區地帶,一年中,只有特定時間才會開放公眾參觀。

據說羅馬池周邊的雕像,是請師傅教島民修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