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木無歸宿】政府忽視回收 垃圾桶多過回收箱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環境議題

【廢木無歸宿】政府忽視回收 垃圾桶多過回收箱

14.04.2012
公共屋村的傢俬堆放處,翌日這些木傢俬將會被送去堆填區。

廢木業在政府缺乏回收政策及支援的環境下垂死掙扎,而由環境局推出並剛於4月10日結束的《都市固體廢物徵費諮詢》,只談垃圾徵費,卻繼續忽視根本性的回收配套問題;近期政府又建議興建焚化爐和擴建堆填區,成本高達233億元以上。坊間反對聲音質疑,政府未有大力推動源頭減廢和資源回收,以減少堆填,卻重錘出擊做垃圾處理,本末倒置。

香港地球之友副總監劉祉鋒說,要促成廢木的分類回收,通過堆填區禁令和生產者責任制,就可解決。「可惜,對一個懈怠而富裕的政府,燒銀紙更容易,有焚化爐就一了百了,誤導市民繼續製造垃圾。」

先減廢後焚化

綠領行動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市民贊成實行廢物收費以減少垃圾,當中有六成支持按量收費的模式。總幹事何漢威說,當局應首先盡力減少廢物,才考慮焚化設施。「政府撥款蓋數碼港、科學園等,卻不建與市民長遠福祉相關的垃圾回收分類中心。現在處理垃圾設施過多,回收設施卻不足,垃圾桶與回收箱比例為12:1,可見政府忽視分類回收。」

地球之友副環境事務經理區詠芷指出,污者自付是一種較為公平的方式。按量垃圾徵費可成為分類回收的動力,但需配合執法,且必須先做好分類的配套。「即使眼前有三色桶,市民亦會順手將可回收的廢物丟進垃圾桶,垃圾桶有個大口,回收桶有蓋又邋遢,使用相當不便。」

「廢物處理刻不容緩,迫在眉睫。」這樣的話,耳熟能詳。政府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提出「刻不容緩」的字眼,預告堆填區會提早爆滿,還承諾推出生產者責任制、廢物收費等源頭減廢措施。然而,眼前的事實是,2010年香港每日運往堆填區棄置的固體廢物有一萬三千公噸。每日人均垃圾製造量多達2.69公斤,較日韓等地高出一倍,不但創歷史新高,較2005年更增長了11%。

公共屋村的傢俬堆放處,翌日這些木傢俬將會被送去堆填區。
公共屋村的傢俬堆放處,翌日這些木傢俬將會被送去堆填區。

獎勵比懲罰更有效

綠長青環保協進會執行秘書葉肖萍,並不同意政府開徵垃圾收費。「政府說以『經濟誘因』解決固體廢物問題,實為懲罰式收費,曲解了『經濟誘因』的概念。」她認為,正面獎勵比懲罰性質的垃圾徵費更有效。其於2009年開始與屋邨物業管理和回收公司合辦的「環保之友獎勵計劃」,效果不俗。

下午三點,前來社區回收站的街坊排着隊,男女老少濟濟一堂,就像趕集一樣,有人手推着一小車報紙,有人捧着月餅盒和奶粉罐,有人提着一把風扇⋯⋯一位婆婆提來7.9公斤的報紙,1.2公斤的鐵盒,得到了四個印花,多出六毫子,累積到下次。她每周來兩次。「以前直接丟垃圾筒。這樣回收挺方便,資源再用,平時也習慣去分類。」很多人有同感。

綠長青在秀茂坪邨、秀茂坪南邨、元州邨等六條公共屋邨推行「有償回收」,積分換取超市購物現金券。三年來,約有二萬人參與了有償回收。以2011年其中三條屋邨為例,回收物料總重量高達七百噸。

源頭分類是固體廢物管理的根本。「我們的問題癥結就是什麼都交給清潔工,讓他們扔了就算。」葉肖萍認為,給街坊一個方便的有償回收渠道,「這不是買賣,而是獎勵,是有人情味的社區關係。」

社區回收教育

除了「綠長青」,由慈濟香港分會設立的「鰂魚涌慈濟環保教育站」運作一年以來,為社區的資源回收播下教育的種子。最初每月回收不夠一噸,現在多達十一噸。教育站以回收「賤價」的塑膠為主,「我們不能與民爭利。」環保志工王長堅說,來幫手的街坊都是義工,最多會有三十人,每週六開放給中小學做資源回收教育。慈濟將回收的塑膠廢品分類、清理、打包,再送往仁愛堂環保園塑膠資源再生中心。

慈濟的志工,慢慢將回收而來的塑膠製品分類,準備清洗。
慈濟的志工,慢慢將回收而來的塑膠製品分類,準備清洗。

一般常見的塑膠至少有七大類,但由於人工、運營成本高、空間小,慈濟在香港只分出兩種膠。「運費是最大問題。」5.5噸的貨車在香港島的屋村接收義工收集的膠樽,每週走兩次。「回收膠樽愈來愈多,街坊愈來愈主動,可惜已漸漸裝不下。」

「政府向立法會爭取撥款83億元,擴建三個堆填區,不如撥款做環保地標,每個屋村設立一個回收中心,全民都參與的話,堆填區也沒有垃圾了。」慈濟基金會香港分會環保幹事陳宜卓說。

沒有免費的垃圾

政府1996年的《減少廢物研究:顧問公司的結論及建議》報告,提及在各項處理廢物的成本中,「減少廢物」成本最輕,每噸成本150元;至於焚化設施則最貴,每噸要770元 。

地球之友引述審計署2002年的報 告估計,若環保部門落實1998年政府的 《減少廢物網要計劃》,由2007年起的管理廢物成本,每年可節省七億元。按此推算,由2007年至2011年五年之間,至少可省下35億元公帑。

梁俊棋劉玉梅、葉漢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環境議題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