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要補習】大學生涯還是考 大學生搵補習:補習是另一種自主學習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大學要補習】大學生涯還是考 大學生搵補習:補習是另一種自主學習

01.05.2018
王紀堯
王紀堯
JOMA認為,大學生要求補習仍然有點難以啟齒。
浸大中國研究課程二年級的JOMA對經濟科無從入手,只好找補習老師。
浸大中國研究課程二年級的JOMA對經濟科無從入手,只好找補習老師。

「我想搵補習」,此言出於一位大學生口中,別以為他/她想替中學生補習老師,幫補家計,他們是找補習老師,在考試前惡補成績。

時移世易,替人補習的大學生也開始尋找學業上的幫助。 在補習中介網站上,只要在搜尋關鍵字眼中輸入「大學」,便會發現有不少大學生尋找補習老師的個案,當中科目有英文、商科、現代社會學、會計,甚至有個案指明需要導師指導完成畢業作品。

大學生補習,甚至大學生替大學生補習真有其事,但又所謂何事呢?

學生:「侷住要補」

現就讀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課程二年級的JOMA(別名),曾經在入讀大學後的第一個學期找補習老師。她指,該課程要求學生在選取主修前修讀各類的基礎課程(Foundation course),但不是每個科目她都在中學階段都有接觸過,讓她最頭痛的是經濟科。「個課程的程度大約中五左右,我所有都要重新再學過,咩都唔識」。

近年多了大學生網上找補習老師,要求「論文寫作指導」、電腦、會計、經濟的教學,時薪達200至300元。
近年多了大學生網上找補習老師,要求「論文寫作指導」、電腦、會計、經濟的教學,時薪達200至300元。

她認為課堂內容太多,教學速度太快,「一堂其實已經教咗中學三個星期課程, PowerPoint又好簡略得條formula,咩解釋都冇,要你不停抄,講完半個鐘都唔知條curve點畫」。下課後,她打算向教授求救,但「解完都唔明」,班上又太多人,「個個都去問,問到天荒地老都未問完」, 還是對於數字和圖表半懂不懂,結果用了兩堂才搞清楚最基本的概念。

自問不是十分着重成績的人,她曾經想過不如「靠自己」,亦想過得過且過,「是但啦,可能之後合格呢」,但面對之後的小測和課堂作業,仍然一頭霧水,加上自己希望能夠入讀心儀的主修,所以最後「侷住一定要去補」

大學唯一補習社:有Intensive course

JOMA的大學補習老師,亦是她的中學的補習老師。「因為本身和他很熟, 他大我4、5年,因為他大學的時候有副修過相關科目,所以就話幫我補」。 她指,大學的補習模式與中學的時候相若,「好普通」。一個星期一天,每次補習兩小時 ,課堂上會把所有概念由頭說一次,再「做paper」。直到第一個學期完結,不需要再修讀經濟課程,JOMA就沒有再繼續補習。

一般大學生的補習模式與JOMA的所經歷的相若。少數為恆常補習,多數為針對個別課程內容的短期補習,有的是短至一兩日的補底班。記者曾經以學生身分向一間聲稱「全港唯一大學補習」的補習社The Perfect Tutors查詢,並提出需要導師指導社會學和政治學。補習社回覆指,兩個科目都均以英語授課,並有提供末期考試速成課堂 (Intensive course), 以一對一形式上課為主。補習社一有提及具體詳情,包括重點教授 課程內2-3個單元,為每個學生制定不同的形式等。

記者聯絡補習社The Perfect Tutors,對方表示可替大學生補習。
記者聯絡補習社The Perfect Tutors,對方表示可替大學生補習。

該補習社於2010年開業,負責人在2011年曾接受媒體訪問。記者曾多次電郵邀請補習社進行訪問但不獲回覆,致電社交網站上列明的兩個電話號碼都不獲接通,其中一個更沒有用戶登記,其後到訪補習社所在商業中心地址,但該中心職員指兩名經營者早在2016年停止租用服務。

幫人補時又要搵補習

大學生補習市場神秘莫測,要在燈光之下大談大學補習之道似乎毫不容易。JOMA認為,雖然這未至於一個不能說的秘密,但指大學生補習「係有啲樣衰」,「我同時幫人私補,而家又要人幫自己補,就覺得好奇怪」,所以不必要時她都不會主動和同學分享。

JOMA認為,大學生要求補習仍然有點難以啟齒。
JOMA認為,大學生要求補習仍然有點難以啟齒。

至於其他補習的大學生都秘而不語,她認為可能源於社會對的他們的誤解。「大家會覺得佢地懶或蠢先要去補習」。她笑言自己去補習可能有部分原因是「懶惰」,但認為其他人並非如此,純粹可能是「能力不足」。「其實補習同你唔識然後上course有咩分別,我覺得冇乜所謂,當重新學過一次」。

大學鼓勵自主學習,訓練學生批判思考,這些觀念是否與補習有所牴觸?JOMA不同意這種說法,她認為「補習係另一種自主學習的方式,搵途徑去學習知識」。她認為尋找協助或這種求問方式並無不妥, 「你出到社會都可能唔識,都要問人,問人唔係一樣羞恥嘅嘢」。

大學生涯最深刻的仍然是考試

談起補習,總是離不開考試。 她憶述,當時補習的經濟課程考試佔最高比重,而且考核的方式與中學考試相類似。「個課程syllabus教晒,然後就俾你一份好似中學pass paper你去考,我有個中學讀經濟的朋友睇過我assignment或者係midterm卷,話同文憑試的考法差不多」。

JOMA最後雖然選到心儀的歷史主修,但她說現在都是幾乎「科科都要考試」,有時更需要應付中期測驗。問到在大學最深刻的學習經歷都是關於考試:「有一次我溫左兩日書,我以為好重要啦,背完所有理論,結果一個都無考過,最後問番common sense,嗰下係覺得點解要浪費兩日喺圖書館溫書, 溫黎做咩。」

這兩年的大學生涯,她坦言始終離不開中學嚐過的滋味,都是「為考試而考試」,但真正讓她記得的不多。 大學的教育在她口中,除了一筆「student loan」,幾乎都所剩無幾。

王紀堯
王紀堯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