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文化

【利東街仕紳化十年記】獨留利東街新址的喜帖小店 新啟達印刷:遇疫情萌生退意

利東街重建為商住建築項目時,發展商一度雄心壯志地聲言,會招攬婚嫁相關商戶進駐新商場,重拾昔日「喜帖街」的特色。

可是,今日遊逛名為「利東街」的商場,所見租戶絕大部分與婚嫁無關,除了地庫的新啟達印刷燙金公司。新啟達專營喜帖印務三十年,一九九〇年在利東街八號起家,到商場一六年落成,應邀回來重新開業,是唯一堅持至今的利東街舊商戶。「利東街的,得我一間重新喺度捱。」對現狀百感交集、年屆六旬的店主王新苗嘆氣。

啟達印刷燙金公司老闆王新苗,一九九〇年在利東街創業。他辦喜帖印務或利潤不高,但是能幫助新人辦好喜事非常開心。

發展潮流不可擋

「同行如敵國」在昔日的利東街不適用,或與喜帖這一行「唔憂做」的性質有關。新人結婚就一定要訂製喜帖,而利東街就一次過讓新人飽覽各式各樣喜帖,任君選擇。「我們十幾間各有各做,間間款式不同。好處是,一對新人或成家人來做帖,街頭到街尾來來去去行兩三遍,間間望過,合心意的就會隨緣。」

隨緣就是講緣份。喜帖商戶能夠幫助到有緣份的新人成就美事,也會感到高興。「開心嘢總是好做的。」王新苗緬懷過去時總是有講有笑,「做帖後,好傾的甚至會請你飲。真係好開心,好似識朋友。」

二〇〇五年,市區重建局收地,新啟達要遷出利東街時,王新苗依依不捨,但也接受現實。「但社會潮流發展,你必須向前看,不能勉強。」

新做喜帖是種印刷工藝,一張高質素的精美喜帖,可能會同時應用燙金、燙銀、擊凸、擊凹等多種技術,當然價格亦會相應提升。

營商環境的改善

離開了利東街,新啟達搬到灣仔其他街道,只更發覺以前的好。在利東街,業主從來不加租,從開舖到結業都同樣舖租,與外面市況天淵之別。「一加租就要走,做我們這一行,太貴租承受不到。」

新啟達願意在二〇一六年搬入「利東街」新商場做「開荒牛」,主要是因為有作為利東街舊租戶的租金優惠。「市區重建局和利東街管理公司都有良心,如果沒有優惠租金給我,我都不會回來。」但由於發展商要求嚴苛,商舖需要先上獻室內設計圖供它們審批,只得謙信印刷和新啟達兩間舊租戶承租,前者經營三年就離場,留低新啟達孤身堅持,延續喜帖街血脈。

進駐商場五年,雖然兩百五十呎的舖位是以前在利東街的三分一,租金卻貴幾千元,但單論營商環境,王新苗十分滿意。「有中央冷氣,沒有空氣污染,現在整條步行街,都是有品牌的公司。按規劃看,應該是好好的。」不過因為商場定位,新啟達的客源也有轉變,以前來客多求經濟實惠,現在的更講究質素設計,樂意花製作費。「我這裏再做不到低價的,不符成本。」

新啟達二〇一六年回到「利東街」地庫商場開業,地庫商場連接灣仔港鐵站,人流暢旺。

疫情打擊萌生退意

王新苗大半人生與新舊利東街交疊,作為居民,也作為商戶,見證着灣仔街區的演化。

「如果講利東街,變遷真的很好。」在他眼中,利東街隨着重建發展成灣仔市中心,是「有得做」的遊客區,人流集中,交通又方便。在社會運動和疫情之前,許多海外遊客都會特地來訪,買利市封做手信禮物。

因為疫情,新啟達喜帖生意慘淡,即使適逢農曆新年,利市封生意也跌到只有上年的三分一,令王新苗萌生退意。

然而,無論地段有多優越,持續一年的疫症,令不少新人取消或推遲婚宴,導致他生意一落千丈。「今年,我做唔到十份帖,一年十份帖,你計賺幾多錢?」即使適逢農曆新年,來買利市封的客人也只得原來的三分一,「往年這段時間我根本停唔到手,你想同我傾偈,都唔得閒傾。」幸好他另有印刷廠房,做喜帖以外的印務幫補,不然連舖頭租金都無法支付。

「如果明年好似今年一樣,我們租約未完都會走了。」他愈說愈是欷歔心淡,口罩也難掩失落。「最重要維持到有人工、有租金、有成本,我都可以繼續做。希望維持到,維持不到,就真的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