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無一物】了一法師:現代僧侶回應當下,關乎一個「心」字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本來無一物】了一法師:現代僧侶回應當下,關乎一個「心」字

了一法師說,在城市弘法不容易,包括要面對土地問題。
了一法師的名片
了一法師的名片

她遞上名片,名字:釋了一。她說:「請看看名片上的文字。」如、因、亞、上、士……這些字下面,有一個若隱若現、特別壓印而成的心字。她說,本來清淨無染的心,上面加一點東西,就會「生起」各種情緒。

因為,一切為心造。「心有多大,世界便多大;心如何,世界便如何。」好像「恕」,寬恕別人,等於放過自己;「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殘暴陰險的老虎、一隻溫柔慈愛的大象,「你今天放了哪隻出來呢?不妨比較一下,放老虎出來的感受與放大象出來的感受,哪個較為快樂。」

她為大眾提供另一種思維角度,去閱讀深奧的佛理,對象不限於成年人。幾年前,曾舉辦海報設計比賽,向學生設題:「捨得不捨得,不捨怎麼得?」有人說題目太深,不如叫「世上只有媽媽好」,她堅持,結果收到不少作品,其中金獎作品,是由一個小學生奪得,畫了一天不同的心情,上課不開心、小息很高興……「對小朋友來說,每個心情的得失,也學會放下,是佛法大道理。」

了一法師說,在城市弘法不容易,包括要面對土地問題。
了一法師說,在城市弘法不容易,包括要面對土地問題。

廣告助長慾望莫如弘法增長智慧

她滿腦子有趣意念,因出家前曾是一個廣告人。「以往我做助長慾望的工作,好像拍香煙廣告,只說吸煙是有型,卻隱瞞它對健康的危害。現在要教人將之轉化為遠大志氣,有正確價值觀。」

了一法師的出家因緣,源於一個心結。二十年前,與她感情親厚的大姊,在澳洲患了血癌,當時她本想等到能一併請下年假和聖誕等公眾假期,才飛往澳洲,以便有更多時間陪伴大姊。她求神問卜,得到啟示說大姊應可等到這一天,豈料她在平安夜上機前,卻收到姊夫的電話,告知大姊已經離世。

在大姊出殯前一天,她夢見大姊,大姊問她想要什麼,她因心知大姊已不在人世,便央求大姊留下來,大姊拒絕了,她便求大姊讓她變得聰明一點。此後,這個夢卻彷彿成了她的魔咒,她四處找人解夢,連的士司機也不放過。

後來她也移居澳洲,與另外兩個姊姊團聚,有天她收到一盒由朋友寄給她的《楞嚴經》錄音帶,聽到其中一章講及「清淨明誨」,頃刻間,她的心像發光一樣開了,心中的迷糊和疑惑也解開了。她決定出家學佛。她起程往台灣佛教學院,在僧團裏生活了六年,再赴印度大覺寺接受比丘尼戒(出家人應具有的戒律與條件),正式成為出家人。

了一法師出家二十年,初時回港,便想在弘法以外,也參與社會服務。她走進醫院做善終服務,卻得了一個深刻的體會。「有人叫我解籤,看看能否逃過死亡一劫;有人以為出家人會破地獄。其實,人死不用燒衣,那只是一劑藥,安撫在生後人的心。」

她曾覺得拿佛珠太着相,現在醒覺這種念頭也是落入一種執着。
她曾覺得拿佛珠太着相,現在醒覺這種念頭也是落入一種執着。

驚訝出家人成迷信而非正信象徵

她驚訝出家人成為迂腐迷信的icon,於是努力推廣正信的佛法。曾經開設道場,特意來個簡約設計,不設香爐,只有一兩個佛像雕塑,甚至公德箱不多見,可是最後被人質疑是否一間正信道場。

「佛陀沒有教燒香,也不是給十元八塊,可以消災解難。如果這樣方便,佛陀不會用四十九年說法。但誰叫大家有個急功近利的心?出家人有責任,不應拚命叫信眾捐錢,不應叫人做個消災牌,便說可以消災,這是餵養人的迷信。真正的冤親債主,是我們的壞習慣、壞脾氣、錯誤價值觀,扭曲知見。」

她說,在都市弘揚佛法,也面對土地問題。如不少樓契說明樓宇不能作佛堂用途,結果選址很困難。「過去的敲打念唱或燒衣排位的佛堂太多,我們承受他們的果。」還有租金和燈油火蠟的壓力也不少。

她不想維持營運一個地方去弘法,近年實行流動道場,一周有四天租用小童群益會場地講法,或應邀去不同團體作探訪服務。

記者年前透過朋友口中,認識了一法師,知道她由入世到出世的背景,因為之前參與的活動,因利乘便,邀請法師接受訪問,談佛門現象,了一法師思考再三,決定訪談時多談弘法。與其執着,不如活在當下。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