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系列
社會
藝文
飲食
專欄
健康
教育
時尚
設計
影片
專欄
朱漢强
Share
所有專欄
我的收藏
所有收藏
朱漢强
再見垃圾桶
1
2
3
...
12
專欄
2022.06.24
發芽菜,準備好未?
柴米油鹽無小事。各散東西的朋友最近不約而同說,食物開支升翻天。 先說台北,我家巷口的烤鴨店,過年前半隻鴨才賣三百九十元台幣(約100港元),農曆年後已跳升近兩成半至四百七十元(約125港元)。以為兩成很高,原來高處未算高。 住澳洲的N稱,俄烏戰爭前,超市番茄每公斤8.9澳元(約50港元), ...
朱漢強
專欄
芽菜
專欄
2022.06.10
樽蓋蓋不住的真相
回收膠樽前要否除掉瓶蓋?這爭論再過幾年應該不復聽到,因為可口可樂五月推出了樽蓋相連的設計。 新設計剛在蘇格蘭推出,二○二四初會擴展至全英國實行,預計這風潮隨後也會吹到香港。 樽蓋相連行內說法叫「繫留」(attached caps),設計概念類似飲品鋁罐的內嵌式拉環,開罐後不會與容器分離,如是 ...
朱漢強
專欄
膠樽
專欄
2022.05.27
多「爐」多得?
環保署官員最近說,本港第一座焚化爐預計二○二五年啟用,緊接的第二座預期二○ 三○年代初投產,即使如此,兩座設施每日只能合力處理七千公噸廢物,仍有四千噸的缺口,「認為要與時並進及追落後,在全港物色地點興建更多轉廢為能設施」,意味焚化陸續有來。官員又以競爭對手新加坡為例,指獅城也有五 ...
朱漢強
專欄
專欄
2022.05.13
一衫還有一衫高
本文重點非Zara,但故事得從它說起。 Zara是「速食時裝」(Fast Fashion)的表表者,二○一二年讀它的案例,留意到其中殺着,叫饑餓行銷。 簡單說,店鋪每周進兩款新貨,且貨量不多,造成貨如輪轉的感覺,讓顧客衍生「要買趁手、唔買走寶」的心態,於是心癢癢等着下回出新貨時尋寶,要是能早人一步 ...
朱漢強
專欄
ZARA
專欄
2022.04.29
難分難解PLA
麥當勞減塑,栽了一個大斛斗。 全球塑膠污染,已鬧上聯合國關注的層次;當即棄塑膠成為過街老鼠,快餐龍頭麥當勞作為短命膠大戶,走塑壓力自不待言。 我自二 ○二○年初移居台灣,發現麥當勞使用的沙律杯、凍飲杯,表面上與塑膠容器無異,翻轉杯底,卻發現原來用上聚乳酸 (PLA)這物料。你未必認識P ...
朱漢強
PLA
聚乳酸
專欄
2022.04.15
微膠足道
科學家首次在人體血液中檢測到塑膠微粒,意味這些膠粒可在體內游走,甚或滯留器官內。 別以為只有一個半個走霉運的「膠人」, 今次接受測試的二十二名健康成年人中,超過77%有此情況。 他們含膠量可不只「一粒半粒」。科學家算出,「膠人」們體內每毫升血液平均有1.6微克微膠粒。你可以這樣想像: ...
朱漢強
專欄
塑膠
專欄
2022.04.04
打到嚟!!
過去一個月,全球有兩場仗開打。一場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弄得生靈塗炭,望早日和平收場。另一戰場覆遍全世界,聯合國甚至為它召開部長級會議,議決要在兩年內商訂出首條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公約。
朱漢強
專欄
塑膠
專欄
2022.03.18
被揀選的人
這故事的序幕,由「十個救火的少年」說起。 朋友聽說海洋垃圾排山倒海,於是某年暑假約了六位友人到石澳「考察」,發現正灘乾淨得很,目測垃圾桶比垃圾多。轉到後灘,卻發覺一地膠樽、打火機、膠樽蓋。僅僅一小時,便清理出五百多個樽蓋。「原來灘岸好多垃圾,是真的,不僅僅是外國發生的事。」 正 ...
朱漢強
專欄
專欄
2022.03.04
程展緯:我們都是人
疫情嚴峻,港鐵外判清潔工接連爆出確診,想到在港鐵當清潔工的藝術家程展緯。他很快便回我說:「(港鐵)防疫工作大漏洞」,再尾隨878個字,「一輪嘴」述說自二月七日起至十五日期間,工友染疫和缺乏替補人手下的工作苦況,讀來有血有淚。
朱漢強
專欄
港鐵
專欄
2022.02.18
愛你一萬年
太太見我「大腦便秘」擠不出稿子,問:「想寫什麼?」我答:「愛你一萬年。」 她懂我,對於這不是情話毫無懸念,再問:「塑膠?」 廢塑膠縱有遺害,應該 — 但願 — 沒一萬年那麼久遠。 說起愛你一萬年,腦瓜子彈出看了幾百遍的經典讀白:「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 ...
朱漢強
專欄
塑膠
專欄
2022.02.05
同我寫政綱?
考考各位:廢紙、鋁罐、膠樽是垃圾抑或可回收物?相信連小學生都會答是後者。但是令人(包括小學生)失望的是,按食物環境衛生署規定,這些資源倘被扔到垃圾筒便是垃圾;假使你打算從垃圾箱把它拯救出來,就更抱歉了,因為這是盜取公物,你可能已經抵觸香港法例。
朱漢強
專欄
專欄
2022.01.14
小簿子
我在一九九五年初加入《香港聯合報》,正式跑環保新聞,為迎接此採訪路線,我準備了一本小簿子,至今仍保存着。
朱漢強
專欄
記者
1
2
3
...
12
熱門搜尋
周耀輝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