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論器 到底「敞口」與「直口」的碗形,在飲食功能上有何差異?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你家都有一套萬壽無疆嗎?

以形論器 到底「敞口」與「直口」的碗形,在飲食功能上有何差異?

「萬壽無疆」瓷中較常見「敞口」
(右)和「直口」(左)碗,「敞
口」碗口向外敞,而且較薄,適
合飲湯;「直口」碗瓷質較厚,
適合盛飯。
機製和手製瓷器最大的分別在於 每件手造瓷都是不一樣。同時也 呈現了造瓷者悉心的設計。
機製和手製瓷器最大的分別在於每件手造瓷都是不一樣。同時也呈現了造瓷者悉心的設計。

裕華工藝部長陳敏娜說過:「五十年代全手製;六十年代半機製;七十年代全機製。」我們知道年代,知道製作方式,但如何鑑賞,卻是一套很「玄妙」的方法─手感。

「一隻碗是精是粗,並非單憑畫工來定奪,實際一點,我們憑手感。」本地陶藝家李梓良笑說。於是他教我們用手摸厚薄,用手感覺是否貼近手形。李老師把碗摸了兩摸,說:「講厚薄,手指一探便知,七、八十年代相對地厚,碗腳太硬、太工整,抱碗上手感覺很累贅。而五、六十年代的是較薄身,弧度貼合手形,拎起來像以雙手抱碗。」憑觸感,仔細感受一隻實用的好碗到底有什麼條件?很簡單,「一隻碗拿在手裏,小巧輕盈,捧碗時一雙手張開,像一個水漂,穩穩的、貼服的抱在手心。」李老師說。

「萬壽無疆」瓷中較常見「敞口」 (右)和「直口」(左)碗,「敞 口」碗口向外敞,而且較薄,適 合飲湯;「直口」碗瓷質較厚, 適合盛飯。
「萬壽無疆」瓷中較常見「敞口」(右)和「直口」(左)碗,「敞口」碗口向外敞,而且較薄,適合飲湯;「直口」碗瓷質較厚,適合盛飯。

造型簡單卻見造物者的心思

碗的造型簡單,分有碗口、碗腹和碗足三個部分,一體成型。在「萬壽無疆」瓷中常見有「敞口」和「直口」碗口。「好多人問,我造一隻碗希望人們如何使用。我不能控制用家怎樣使用,但作為造碗者,其實在拉碗時,已心有所想。」李老師口中說的正是造碗者的「細心」。

看看不同碗形,直口碗用來吃飯,是飯碗;敞口碗用來喝熱湯,是湯碗。碗腹呈弧形,碗內容量增加。常見的焗盅是折碗腹,加強裝飾效果。而碗形如斗笠的則有助食物散熱。

至於碗足是與製造和應用有關,為了增加窯燒瓷器的產量,燒時一個個疊起一幢幢,以碗足相隔,以防黏合。而運用時,碗足有隔熱作用,不燙手。「正如我造碗一樣,例如造一個茶碗,會在碗口處做一個束口,以防打茶泡時茶容易溢出,製笠碗來品酒等等。所以各碗各有用處,斗笠、盞等等都各有所用。」他邊拉碗邊說:「食客把碗帶回家,可以放麵、盛飯、喝酒、載餸……為一個碗續寫故事。」

陶藝家李梓良老師最擅長製作陶 碗,他說:「造不同用途的碗都有 不同的細節。若果用者找到用心 處,也能為這隻碗續寫故事。」
陶藝家李梓良老師最擅長製作陶碗,他說:「造不同用途的碗都有不同的細節。若果用者找到用心處,也能為這隻碗續寫故事。」

梓桐堂

太康街45號鯉景灣GB27-28號地下(逸康閣側)

2527 3448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你家都有一套萬壽無疆嗎?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