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香港展「重新分配:天、地、人」 策展人:城市發展求異才會更精彩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香港展「重新分配:天、地、人」 策展人:城市發展求異才會更精彩

photoalbum-12

因為疫情關係,今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雙年展》(下稱雙年展)由二〇二〇年延期一年,並於今年五月至十一月於威尼斯舉行。其中,由香港建築師學會雙年展基金會與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的香港回應展,繼早前以「擴增實境」(AR)技術於當地會場展出虛擬作品後,實體展覽亦開始在香港展城館登場,開放給公眾參觀。

大會主題:如何共活

tan211018bonnie-0330_maxwidth_1600_maxheight_1600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香港回應展,首度以實體形式展出。

今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為「我們將如何一起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在愈演愈烈的政見分歧和經濟不均的時局下,人類怎樣才可打破固有空間上的限制,和諧地共居、共活?大會策展人,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與規劃學院的黎巴嫩籍院長Hashim Sarkis表示,希望透過雙年展,推動一眾建築師及參展者探索更多建築和空間的可能性。

香港策展團隊則選擇以「重新分配:天、地、人」為香港回應展之主題,為了突出「共同生活」的主題及多元化,策展團隊除了邀請不同規模的建築同業外,還首度大量邀請商界、企業、設計師、學界、藝術家、研究學者及非牟利團體等參與其中,參展者需提出如何重整天、地、人這三大關鍵資源分配的設計構想,從中想像怎樣才能令城市生活有所改善。

由天、地、人組成的世界觀

策展人之一,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實務專業助理教授余家聲解釋說:「天、地、人,本來就是中國文化常說的三大元素,三者亦構成了我們的生活和世界觀。天,不單是指天氣,也包含各種天然資源。人,我們如何生活。地,香港最緊張的,也是我們作為建築師最常要處理的。大會主題『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不斷提醒了我們,去跟不同背景,或平時沒有合作過的創作人合作,透過今次機會一齊exercise一下。」

例如展品《過去。現在。未來》是由香港大學建築保育學部、建築師兼虎豹樂圃執行董事(項目發展)胡燦森,以及Shawdow Design共同設計的作品,模型中呈現了歷史建築及未來可持續綠色建築結合的社區,並透過鏡像空間,營造無限伸延的視覺效果。

photoalbum-12
《過去。現在。未來》

至於《重新發現:永續鄉郊》則是荔枝窩村民、港大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永續坊、尋田探土藝術團隊共同作創作成果,四件作品互相探討「城與鄉」和「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與連繫。

photoalbum-13
《重新發現:永續鄉郊》

城市發展應多求異

那麼眾多作品之間有沒有共通之處?余家聲坦白地說沒有,「題目都是由參加者自由發揮、詮釋,當有這麼多不同背景的人,其實好難會一樣、相似,這也不是我們的目的,無可能也不需要一致。如果我們香港的城市發展和,都可以吸納更多不同人的意見,而不是給某些當權者或者有財富的人去控制方向的話,那就會精彩得多。」

tan211018bonnie-0386_maxwidth_1600_maxheight_1600
展覽策展人之一余家聲教授

《第十七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香港回應展
日期:即日至12月15日
時間:星期一至四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五、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下午7時(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地點:香港展城館 (香港中環愛丁堡廣場3號)
票價:免費入場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