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營博物館】編者話:誰需要博物館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私營博物館 公共的寶藏

【私營博物館】編者話:誰需要博物館

editors-note

如果可以隨你所想所願,開一間博物館,那會是怎樣的博物館?與同事寫畢今次專題後,腦海浮現這條問題。

這期封面故事,談「私營博物館」,指出它們雖然由收藏家、私營企業、慈善機構、基金會及大學等創辦經營,但當私人收藏自其轉化成博物館館藏,展示人前的一刻,那就會變為了公共的寶藏,
滋養公眾。正因為它們是公共的寶藏,我們有必要去談論它們。香港現時未有一套私營博物館認證制度,粗略估算,本港私營博物館現有三十多間,與總數三十七間的公營博物館數目相若。然而,不少人至今對本地私營博物館依然認識不深—即使參觀過,也不知道它是私營的博物館,甚或不在乎。

可能,一間博物館私營與否,根本不太重要?

不。私營博物館與公營博物館一樣,可以豐富社會生活,傳承歷史記憶,促進公眾歷史文化和美學教育。加上,它們在政府體制之外,在購藏和策展方面,更顯靈活自由,能提供風格前衛的特色展
覽。若我們視文化多元發展和歷史保育延續為重要價值,私營博物館實在不可多得。可惜,它們大多數缺乏公帑資助,規模較小,面對不少經營困難。

這次,我們探討香港私營博物館的可能與挑戰。先認識本地私營博物館概況百態,聽專家丁穎茵闡釋博物館之社會功能;再到訪三間主題迥異的私營博物館,包括F11攝影博物館、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香港海事博物館、深入了解它們鮮為人知的秘辛,以及對香港所作的貢獻。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我想開一間「記憶博物館」,收藏和展示近年香港種種刻骨銘心的記憶信物,提醒人們莫失莫忘。你呢?

編輯推薦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私營博物館 公共的寶藏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