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文化

【香港電影人在海外從事⋯⋯】從後期製作轉為設計前期分鏡 把劇本具象化

歐美精準製作法

首先出場有三位分別身處在外國不同地方工作的香港電影人。

於英國從事分鏡設計師(Shot Creator)的郭嘉陞(Sing),出發到英國之前,在香港的特效製作公司工作了八年多的時間。當時從事動畫師(Senior Animator)的他,參與過《太極》、《掃毒》、《喵星人》、《明日戰記》等香港電影。決定離開香港電影圈而遠赴英國,主要原因是想自己的技術能夠與世界接軌。

體驗過香港與外國電影行的工作方式,Sing指香港電影人對工作的熱誠與心態是「世界級」。

「香港電影以靈活見稱,這拍攝方法可能令動作電影及其他電影更有效拍出火花,但在特效數量多的電影,則講求精準,在電影製作的前期、中期、後期,都需要很充足的溝通及說明,使每個部組了解劇情內容,以致每次拍攝精準到位,電腦特效方可用最理想的姿態融入電影當中,歐美的電影製作技術就是暫時最能做到這標準的地方。」環境轉了,Sing的工作職位都有所調整,因為歐美的電影行業將前期及後期工作崗位細分,令整條特效生產線明確分工,而Sing就由多參與後期製作的動畫師轉為前期製作的分鏡設計師,於電影開拍前,將劇本視覺化。

在香港工作時,Sing不時會到拍攝現場「跟場」,確保拍攝能準確投入後期製作工序。

Sing任職的THE THIRD FLOOR是一間總部設於美國的視覺化服務 公司,專門承接電影的前期視覺化工作。圖為Sing與團隊聚會。

開創是進步的關鍵

「我的工作集中在前期製作,當劇本誕生,我便會跟導演、編劇去分析每個畫面的構圖,畫面當中將會存在的人物及道具。」這工序等於將Storyboard具象化,當電影充滿各款的特效元素時,就不能單靠平面圖像令劇組上下了解攝製內容,需由分鏡設計師將每個畫面以3D技術繪畫,將最終畫面效果製作出來,恍如一本製作說明書。「這樣的過程相當重要,卻是香港電影未成熟的工序。拍攝時候,每個人都是依照這些3D圖畫去發揮自己的專業,讓電影跟隨預設的效果完成製作,而透過這步驟,每個部門也計算到所需的製作時間、流程、人手、器材、成本。」

香港電影是一種國際語言,香港電影工業也好像一所少林寺培育出眾多人才,締造過段段不可能和驚喜,攜着「香港電影人」的身份落地英國電影行,有優勝之處嗎?「香港人的技術絕對不遜於外國電影人,論心態及投入程度更是略勝一籌,而歐美電影工業的優勝之處在於積極開創和研發。」Sing再補充,他定期會收到公司內部研發團隊的電郵,內容是詢問他們於工作的大小內容,來評估員工所需。「那部門定期會利用電郵了解各部組的工作,從而開發、搜購不同軟件或工序,協助同事更有效工作,所以我看到為何外國的電影、特效可以領先世界,創作及製作以外,其實還有這些旁人難以看見的細節,輔助整個工業向前。」

分鏡設計師的工作流程主要分成三個階段,先繪畫Storyboard預設視覺化(Pre-visualisation)

接着就是技術視覺化(Technical-visualisation),將畫面 會有的人物、道具、空間等必備元素呈現。

第三個步驟是效果視覺化(Post-visualisation),將光線、場景、演員動作等效果更清晰地展現,而各個部組就可以根據效果圖判斷其可行性及執行細節。

完成三個「視覺化」程序,便可籌劃製作,進入拍攝階段。

Sing現正的任職的公司位於英國倫敦,製作過多部Marvel及Disney系列作品,而近期的英雄電影作品,Disney+新上架的Marvel劇集,背後亦有香港電影人Sing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