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代公共藝術家賴純純:擁抱群眾,抹去階級,這才是公共藝術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台灣第一代公共藝術家賴純純:擁抱群眾,抹去階級,這才是公共藝術

21.11.2017
徐子豪、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公共藝術能展現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也為密集的城市規劃闢建喘息之處。不過,不是每座城市也能包容公共藝術。香港便曾因在IFC天台擺放英國藝術家Antony Gormley的作品而惹來跳樓疑魂,引致市民報警。公共藝術介入城市的秩序,我們能怎樣理解?台灣第一代公共藝術家賴純純能為我們帶來啟示。

賴純純
賴純純

這天我們在香港一座商場的頂樓訪問賴純純,環看四周的冰冷場景,與她略顯格格不入。早年曾留學日本及美國,回到台灣後,她積極投身公共藝術創作,更在2007年獲得文化部「第一屆公共藝術獎」。八十年代已開始創作的她,原以繪畫作媒介,因此對於色彩尤其重視。她說,在公共空間內的作品,需要考量光與顏色,「這能塑造自然的關係,並不關乎道理,而是通過視覺來傳遞感受。」她直言,其創作由平面開始,但觀念逐漸轉向空間,對於裝置與雕塑等感到興趣。

賴純純,《閃亮的愛-海上秘寶》(Shiny Love: Maritime Treasure)
賴純純,《閃亮的愛-海上秘寶》(Shiny Love: Maritime Treasure)

25年前,公共藝術在台灣仍是少數。即使公開比賽,也只有極少量的作品參加。「因為製作需要花金錢與時間。」賴純純在九十年代初回台後,便選擇開闢這片荒地,成為台灣第一代的公共藝術家。如今她已創作了三十多件公共藝術作品,展示的場域包括公園、車站與機場等。公共藝術與其他藝術媒介不同,公共空間與作品能構成新的視覺關係,而觀看者也是公眾。賴純純認為,每人各異的背景也引致對於作品的不同理解。「解讀權在於公眾,每人也跟作品構成不同的關係。」好像她形容其創作,從早期的概念形式,關注時間與空間,換成與土地相關,「認識我們的土地,擁抱群眾,抹去階級,這才是公共藝術。」

如今,她在台東定居創作,她謂,每天早上跟太陽一同起來。她的生活融入自然,也啟發了她的作品。「我希望我的作品好像自然一樣。如一棵樹。」

接受訪問的賴純純
接受訪問的賴純純
徐子豪、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