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電影新浪潮六十年】當《中國學生周報》遇上法國新浪潮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法國電影新浪潮六十年

【法國電影新浪潮六十年】當《中國學生周報》遇上法國新浪潮

08.11.2019
部分圖片由香港亞洲電影節提供
feat_07
年輕時的羅卡步出香港大會堂,當年新興的藝術中心。圖片:《60風尚 中國學生周報影評十年》
年輕時的羅卡步出香港大會堂,當年新興的藝術中心。圖片:《60風尚 中國學生周報影評十年》

1960年代初的香港,經濟社會狀況雖較戰後有所改善,但生活普遍仍然艱難。生於這時代的香港青年難免對現實不滿,壓抑苦悶,唯有寄情文藝求自我實現;其時法國新浪潮電影正傳入香港,某程度上幫助了他們解惑紓困。

「新浪潮作為歐洲新思潮的一部分,啟發了我們去爭取自我身份,不只擴闊了我們的眼界,更對我們的人生路向有很大影響」,香港電影文化工作者羅卡如此憶述。

浪潮首度襲港

年已耄耋的羅卡,1961年大學畢業後即到《中國學生周報》任職編輯,同年年底,高達的《斷了氣》(港譯《慾海驚魂》)和馬塞爾卡繆(Marcel Camus)的《黑人奧菲爾》(港譯《人生長恨水長東》)等新浪潮電影在今已拆卸的銅鑼灣樂聲戲院首度公映。此前,羅卡僅在報章雜誌上讀過有關資訊,是公映時才與《周報》同事去親眼觀賞《斷了氣》,「看完不太明白,但都幾shocked(震撼),頗受衝擊。」

其後,阿倫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路易馬盧(Louis Malle)的《戀人》(港譯《曠夫怨婦》)、查布洛的《藍鬍子》(港譯《風流薄倖郎》)等多部法國新浪潮名作,陸續在港公映。羅卡尤其記得,1964年香港電影協會主辦「法國電影周」,放映電影包括杜魯福的《四百擊》及《射殺鋼琴師》等,「我們一班影迷看完後非常興奮,要大寫特寫,與人討論。」

《周報》電影版作者在邵氏片場訪張徹導演。前左起:西西、陸離、張徹;後左起:舒明、羅卡、陳任。圖片:《60風尚 中國學生周報影評十年》
《周報》電影版作者在邵氏片場訪張徹導演。前左起:西西、陸離、張徹;後左起:舒明、羅卡、陳任。圖片:《60風尚 中國學生周報影評十年》

《周報》與新浪潮

羅卡說的一班「影迷」,許多其實是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影評人和作者,如陸離和西西。1962年,他接編《中國學生周報》電影版後,開始與他們一同撰寫影評,經常就法國新浪潮電影,以及本地或意大利、日本或美國的新電影發表己見。

《周報》電影版的版位不多,僅限五千字,但羅卡為求海納百川,盡量邀請不同作者撰稿,像舒明、吳昊、陳任、楊凡、譚家明等就是《周報》作者羣中的後起之秀,不少當時仍然在學,十八廿二。羅卡以足球比喻,笑言就一方面像「領隊」,物色寫稿新人選;也像「球證」,會編改刪短來稿,禁止他們「越位」,亦即超字。「大家年紀差不多,同樣愛好文藝,聚在一起有傾有講,又看電影又寫文章,造成一些氣氛」。

62到66年間,法國新浪潮風靡香港之際,為《周報》電影版百家爭鳴,氣氛最熱烈的時段。《周報》作者不但會討論新浪潮作品,更會譯介及引用新浪潮的「作者論」批評其他電影,甚或反過來爭辯以「作者論」作為電影評論方法之優劣,推廣新浪潮及其思想之餘,更為香港影評界注入些理論基礎。

羅卡回顧《周報》電影版之演變, 「由小羣互相切磋,砥礪寫作,進而影響更多新作者,又有讀者投稿,慢慢擴散開去。」《周報》電影版在六零年代滋潤了萬千本地影迷,稱其為當年最重要的電影讀物相信當之無愧。

羅卡1967年與《周報》影評人友人成立「大學生活電影會」,除了辦放映會,亦會出版《影訊》供會員閱讀。
羅卡1967年與《周報》影評人友人成立「大學生活電影會」,除了辦放映會,亦會出版《影訊》供會員閱讀。

新浪潮與戰後青年

法國新浪潮「人人都可以拍電影」的精神,更是推動了香港青年試拍電影。羅卡在67年辭任《周報》編務後,與《周報》影評人成立了「大學生活電影會」。他們在67至70年間辦了三次「業餘電影展」,參展成員包括何藩、吳宇森和金炳興等,羅卡自己亦有拍16米厘實驗電影。羅卡說,「業餘電影展」有點像今日的獨立電影節,當然規模較小。的而且確,回看香港獨立電影的萌芽,也可謂是從那時開始。

若要公正評價法國新浪潮對香港戰後一代的影響,則不能將其抽離於時代。在六零年代與新浪潮電影一併傳揚到港的,還有無數的歐美新知識、思想及文藝創作,它們刺激了香港青年的「想像」──而「想像」正是六零年代的香港青年所需要的。

六零年代的香港經濟仍待改善,青年現實生活發展困難,要長時間奮鬥才能出頭,加上政治氣候壓抑,「所以我們反而在文藝、想像的世界探索,尋找到自己的滿足感」。羅卡嘆道,文藝是當時甚少能讓青年實現自我的途徑:觀看新浪潮電影,可以從其懷疑建制,追求自由和個人解放的精神得到共鳴;遨遊藝術世界,發表影評文章,十零廿歲便能夠取得自我認同和自我身份。這就是六零年代青年寄情文藝,以及鍾愛新浪潮的原因。

部分圖片由香港亞洲電影節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法國電影新浪潮六十年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