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營博物館】後記:格物致知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私營博物館 公共的寶藏

【私營博物館】後記:格物致知

海事博物館一隅,參觀博物館也是親子活動。
海事博物館一隅,參觀博物館也是親子活動。
海事博物館一隅,參觀博物館也是親子活動。

人類文明的進步,全賴於知識的日積月累,而致知在格物。藉着窮究世間事物,悟出知識,是為「格物致知」。

博物館正是彰顯「格物致知」的場所。透過有原則的蒐集收藏、有系統的梳理研究,有心思的展覽策劃,博物館把一件一件珍品呈現,整合傳播特定範疇的知識,推動公共教育,啟發參觀者,又或挑戰他們的固有觀念和美感,增廣他們的文化歷史見聞。

當然,參觀者也可不服博物館的見解,自由解讀展品,探索它們之於自身、社會以至時代有何要義。

當私人收藏家不止於在個人空間裏把玩自己的心頭好,私人機構不再把歷史文物擺放在倉庫裏,而是建立一所私營博物館,讓他人參觀鑑賞,這就是將私人資產轉化成公共寶藏的重要一步。這一步比想像中難踏出,需要資源,更需要善意,以及不滅的熱誠。

經營博物館艱難,經營私營博物館更難,尤其是在香港,但有價值。它們讓人身處當下,鑑古知今。它們可以在公營博物館未觸及的領域,彌補公共教育的缺口,讓我們更深入寬廣地看世界。它們展現了民間對多元知識的渴求,以及「獨樂樂不若與人」的道理,推廣分享精神。

「格物致知」後,是「誠意正心」。身處在困頓的時代,讀書,也逛博物館,教育自己,堅持對真善美的追求,是個人的練習修為。

編輯推薦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私營博物館 公共的寶藏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