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粵劇的流變:本地戲曲的前世今生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粵劇新浪潮

香港粵劇的流變:本地戲曲的前世今生

y211006lucas1937-1

相信不同年齡層的人,都對「睇大戲」有着不一樣的感覺 ——可能是自己的父母,甚至祖父母輩的玩意,較資深的讀者則可能也是戲迷;粵劇總會在我們的生命軌迹中,或遠或近地出現。其實粵劇在香港源遠流長,讓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香港粵劇的前世今生。

這種嶺南曲藝文化可追塑自明朝嘉靖年間,以廣東說唱音樂,糅合外省戲曲腔調發展而成。在清代,佛山更是戲班大本營;後人逐漸把重心遷移至省城,八和會館便是在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年)於廣州成立。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愈來愈多名伶紅星來港謀生,推出緊貼潮流的新劇本,馬師曾的「太平劇團」和薛覺先的「覺先聲劇團」曾鼎盛一時,戲班亦在當時改以廣東話(白話)演出。什麼?原來粵劇以前並用用廣東話來唱的?的確,最初的粵劇是跟隨外省戲以中州話(官話)為語言,正是馬師曾和薛覺先等人牽頭改革,才成就今天的「粵劇」。

盛極而衰 青黃不接

雖然粵劇起源於廣東,但隨着政局變化,香港和廣州的粵劇發展分道揚鑣;香港作為資本主義社會,劇團都是走商業化路線,會以觀眾喜好來推出劇目,沒什政治考量。而內地當時的政治氣候奉行「破舊立新」,很多粵劇文化的傳統精粹,例如古腔(官話演出)等,只能在香港及南洋保存至今。

別以為大戲只會在戲棚上演,不少粵劇明星在五十年代轉戰大銀幕,推出粵劇電影,是當代人的重要娛樂。及至六十年代,隨着電台與電視台陸續開播,加上西方影視音樂文化普及,粵劇開始步入低潮期;票友年齡層漸高,鮮少年輕人捧場,不論在觀眾及演員方面也漸現青黃不接之景象,更有不少表演場地如利舞臺、荔園百麗殿等大型劇院先後結業。

瀕臨失傳的本地粵劇近年備受政府重視,先後推出粵劇發展基金救亡。時至今日,本地尚有不少戲班活躍粵劇界,在各區文娛中心和北角新光戲院恆常演出,但已不及往日的百花齊放,觀眾在台前台後,爭相獻花的喧鬧聲也不復再。

「睇大戲」可是昔日的生活一部分
「睇大戲」是昔日的生活一部分

傳統革新 戲曲中心成立

在節奏急促的廿一世紀,動輒演個三四小時的粵劇大戲,或許令工作繁重的都市人吃不消,而傳統的師徒制入行制度亦有點不合時宜。這些情況則在近年有所改變;坊間開始出現教授粵劇的興趣班,成為不少中小學生的課外活動,家長亦樂意讓子女接觸多一門藝術項目,而大專院校如香港演藝學院、粵戲團體如香港八和會館等,亦有開設粵劇課程,令梨園裏的年輕面孔有所增加。

另一邊廂,在二○一九年開始營運的西九文化區的戲曲中心,除了成立戲班招收大量新演員之外,更銳意運用全新方式來包裝粵劇,誓要讓粵劇「搣甩」老土標籤,吸納新世代觀眾。

記者找到幾位新生代粵劇人,有的已在圈中打滾廿年,有的則是初出茅蘆的九十後,一同在粵劇的艱難時刻掙扎着;各人對粵劇的傳承與未來均有着不同看法,惟有相同的是,深信粵劇不死,願意用自己的青春為梨園繼續奮鬥;就讓他們以自己的視覺,談談對粵劇前景的一些看法。

新生代粵劇演員,加上LED特效,會令你對粵劇改觀嗎?
新生代粵劇演員,加上LED特效,會令你對粵劇改觀嗎?

 

縱使表演方式改變,粵劇仍保留許多傳統:

+3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粵劇新浪潮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