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臉孔】德國紀實攝影先驅August Sander為時代造像,六十幅人像作品在港展出,呈現二十世紀初德國社會面貌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時代的臉孔】德國紀實攝影先驅August Sander為時代造像,六十幅人像作品在港展出,呈現二十世紀初德國社會面貌

27.02.2023
藝文組
圖片由f22攝影空間提供
%e5%9c%96%e8%bc%af_1200x800-%e8%a4%87%e6%9c%ac

Zeitgeist,德語,意思為「時代精神」,指在一個國家或群體,在特定時代所呈現出來的政治和社經文化等總體氛圍,以及思潮趨勢與內涵。這個定義和黑格爾的歷史觀相關,黑格爾認為,人的思想是由他所身處時代的政治及文化所引導,「沒有人能超越他的時代,因為時代的精神也是個人的精神」。

德國紀實攝影大師August Sander,出生於一八七六年德國西部小城一個木匠家庭,該區礦業發達。Sander最初涉獵攝影,也是跟隨替礦場工作的攝影師學習並擔任助手,邊做邊學,更自設黑房,鑽研沖印技術。後來四處旅遊,在歐洲不同城市工作及拍攝,直至一九一○年代初回到家鄉附近的科隆,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就在那時期,他開展龐大的紀實攝影計劃「二十世紀的人」,決心記錄德國社會不同階層和年齡的人民面貌。這群肖像系列,分為七個組別:農民、工人、女人、階級和專業、藝術家、城市、零餘人(流浪者、退伍軍人等)。

時代與人互為映照

一九二九年,Sander出版《時代的臉孔》(Face of Our Time)攝影集,收錄了這個系列裡六十張肖像。德國小說家Alfred Döblin曾撰文,形容Sander「成功完成社會學的寫作,但不是通過文字,而是通過拍照——是臉孔的照片而不止是服飾的」。

Sander相信人像的真實力量,他曾經說過「肖像是你的鏡子。是你」。他認為,通過攝影,他可以揭示人的特徵。他用這些圖像來講述每個人的故事,包括他們的職業、政治、社會地位和背景,而時代與人互為映照:「如果我們可以創造那些真實的主體肖像,我們實際上也是創造了時代的一面鏡子。」

這批攝影作品,完整記錄了上世紀初年至納粹崛起前的德國社會狀況,忠實揭示了不同階層和職業的人民在時代推展下流露的神態,並不迴避陰暗或不光明的一面。納粹治下,這本攝影集一度被禁。二戰期間,Sander所在城市遭受轟炸,他把大批底片藏在地牢避過損毁。戰後,他仍從事紀實攝影,繼續拍攝戰後德國重建的情況。

一九六二年,攝影集《德國鏡子:二十世紀的人》出版,收錄「二十世紀的人」系列八十幅作品。其攝影風格影響廣泛,如美國社會紀實攝影代表人物Walker Evans、喜歡拍攝畸零及邊緣人物的Diane Arbus,甚至近代德國概念攝影巨匠Bernd and Hilla Becher 等,都從Sander的作品中得到靈感與啟發。

f22攝影空間現舉行August Sander的《百臉人生》展覽,展出六十幅人像作品,部份曾收錄於一九二九年出版的《時代的臉孔》攝影集。作品以「鄉土」、「城市」、「階級與菁英」、「藝術家」及「時代女性」劃分,觀者可從中窥見一九○○至一九三○年代德國文化及社會的肌理,思考歷史發展的軌跡及時代的意義。

德國紀實攝影大師August Sander
德國紀實攝影大師August Sander

INFO
奧古斯特.桑德 — 《百臉人生》
日期:即日起上午11時⾄晚上7時(星期⼆至星期日)
地點:香港九龍梳士巴利道半島酒店商場BW11 及13 號 f22 攝影空間

Artist Profile

August Sander(1876-1964),德國紀實攝影先驅,以照片記錄德國社會不同階層及職業的人民面貌,攝影集《時代的臉孔》影響深遠。

藝文組
圖片由f22攝影空間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