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老系列】從生命歷程看護老者支援—— 反思與浮想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護老系列】從生命歷程看護老者支援—— 反思與浮想

22.01.2021
救世軍護老者服務
el

近月讀到社會學中生命歷程觀點(Life course approach),相當有意思;思索之際,眼前浮現一個又一個護老者的面孔,別有一番體會。

生命歷程觀點強調,人類早年的生活經驗及生命中重大事件的影響會延續到成年及老年;而個人的生命可說是鑲嵌在歷史時代、社會結構、地理環境及文化氛圍當中,雖然受到大環境的限制,但人仍可憑努力改寫自己的一生。

作為社工,當接觸到一個護老家庭時,只是在彼此人生長河中的某個切面相遇,看到了當刻家庭中各人的面貌。至於他們成為所謂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前,作為父子、母女、夫妻、兄弟姊妹等等關係中多年建立的互動,彼此如何走到今天,未必有空間深入了解。但慢慢你會發覺,過去種種對此刻的照顧歷程影響深遠。每位護老者及長者都分別帶着自己的成長脈絡及過去的互動模式進入照顧與被照顧的關係。許多情感羈絆、恩怨情仇、信念與期望都是在長年的歲月中逐漸形成的,甚至可追溯到童年期。當護老者的情緒常被牽動,除了因為表面的壓力源之外,有時也要追本溯源,看看有沒有未解的結。而要好好地照顧一個人,目光亦需要穿越眼前年邁的臉容,認識對方過往的人生經歷,才能了解這人是如何被塑造。

生命歷程觀點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是,生命是連結的 (linked lives);也許再沒有比照顧與被照顧的過程更能完美地詮釋這概念的了。照顧與被照顧本來就是一份共享的生命經驗,讓參與其中的生命互相緊扣;這經驗亦會改變各自的生命軌跡。比如說,有些護老者因着這經驗而彌補了昔日未能與對方好好相處的遺憾,而感到人生圓滿,活得更輕省自在;也有的因為在照顧中累積了勞損、耗損了健康、減少了收入、花費了積蓄、放棄了社交、壓抑了情緒,在累積性不利因素(cumulative disadvantage)的影響下,犧牲了自己晚年的生活質素。

示意圖,非當事人 (攝影:譚志榮)
示意圖,非當事人 (攝影:譚志榮)

互相依存的社會與安心的照顧

人類互相依存,照顧本是生活日常,毋須刻意強調;當我們要強調照顧者這身份,很多時是因為在現代社會家庭作為照顧的第一線,要獨自背起這任務顯得越來越吃力,而社區及社會又未準備好補位,於是諸如「照顧工作究竟有多少屬於私領域、多少屬於公領域」之類的爭辯持續不休,而照顧者則在內裡繼續付出。

若一個社會沒有給予照顧者足夠的支援,只求家家自掃門前雪,一邊稱讚護老者「做得很好,加油」,一邊旁觀護老者迫於無奈耗盡自己的資源,致使他們的未來受限,是不公道的。照顧不應該是悲壯的,若護老者被套上光環,卻沒有相應的實質支援,實無異於情感勒索。即使護老者心甘情願照顧家人,不計代價,但也不應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廉價資源,而更需珍惜及協助。

本來,若有充足的承托,照顧家人是生命中一段重要及珍貴的歷程。我們不是要抹煞此中的意義,但有責任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令照顧經驗能夠有空間展現其美好,能夠讓人安心照顧及被照顧。照顧本身不一定是苦差,缺乏支援、單打獨鬥、「無得揀、頂硬上」的照顧才是。

人透過獨立的行動及選擇改變個人生命軌跡

縱然面對社會大環境的限制,許多護老者仍然積極地應對這個生命階段的任務,用心把長者照顧妥貼,用力活好每一天。在不同場合中,我曾訝異無數護老者的成長及蛻變:在犯錯之後修正自己,再與人分享心得;選擇放下執着、接受限制;嘗試原諒家人、放過自己;堅持目標、不懈發聲。與其說他們是服務受眾,他們更像是我的人生導師,無私地與我分享人生故事,並展示了人在挑戰中如何頑強地譜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樂章。

能在生命歷程中遇上一個又一個護老者及長者,讓這些相遇增潤彼此的人生旅途,是作為一個長者服務社工的榮幸。謹以此篇向所有護老者致意。

救世軍護老者服務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