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非仙丹】精神病只關乎生理? 社工:源於創傷 陪伴是良方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藥非仙丹】精神病只關乎生理? 社工:源於創傷 陪伴是良方

12.04.2019
劉玉梅法新社、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別人對精神病患者的不解帶來的影響,有時比病情本身更強烈,令患者更痛苦。

已故歌手盧凱彤( Ellen)的紀念展覽《你的左手我的右手》早前於台北舉行。展覽由Ellen太太余靜萍策劃。Ellen去年8月離世後,余靜萍的一句「對於情緒病我們是真的了解太少」,sad but true。

活到某個歲數,身邊總有一個兩個三個甚至四五六七八個人受精神健康困擾,但你又有多了解?記得2015年患上情緒病的藍奕邦在Ellen離開後,沉澱好一陣子,然後在Facebook慨嘆社會的認知仍停留在「食藥就會好」或「食住藥無自毀就當做痊癒」的層面。

如果單靠吃藥,精神病患者就快樂又飽滿,那何止是藥,簡直是仙丹,虛幻如秦始皇求的長生不老藥。精神病成因千絲萬縷,為何簡化為幾粒藥搞掂?這道單方讓患者軟攤在牀,他的確沒有胡思亂想,卻只因他根本思想不了。藍奕邦寫的這段文字,相信寫進了很多同路人心坎:「我們患者更需要的……是沒有帶批判的聆聽,與有耐性和專業的創傷療癒(trauma healing),給我們負能量的一個確認和出口。」

我特別留意到「創傷療癒」這四個字。精神病治療以往一向訴諸藥物,醫生普遍認為精神病與遺傳基因或荷爾蒙有關,幾乎將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傷痛、壓力等因素撇除。出版《自從得了精神病,整個人都精神多了》一書的註冊社工Gen,於精神健康機構工作,他一直對此非常質疑。「問精神科醫生病症成因,他們十居其九都答生物原因。精神病會轉症的,會由焦慮變抑鬱再變精神分裂,都是由淺到深的,如果純因荷爾蒙,為何會變呢?為何層次上都是這種順序呢?其實心理因素絕對會影響生理的,醫生往往覺得先搞掂生理,再交給社工慢慢搞心理,輔助病人康復。」

別人對精神病患者的不解帶來的影響,有時比病情本身更強烈,令患者更痛苦。
別人對精神病患者的不解帶來的影響,有時比病情本身更強烈,令患者更痛苦。

醫生着眼病人有什麼徵狀、是否有尋死意欲,沒有以人為本。他無奈地說:「好少會透徹了解他的人生經歷,只是把一個『人』當一個『症』去睇。他們覺得病徵好負面,要盡快去除,我明白病人都好想,但其實全部病徵都有象徵意義,是讓人了解他們的珍貴資料,好像查案的線索。」

Gen慨嘆醫學界以至社福界有時沒有人性化地處理精神病個案。
Gen慨嘆醫學界以至社福界有時沒有人性化地處理精神病個案。

藥物不能治本 醫生斷症無情

幻聽可能源於長期的謾罵;精神分裂或是為免進一步受傷和失望,而創造的另一世界。用藥壓下病徵,並非「一天都光晒」,只會更難找到發病源頭。「可能是小時候發生的一些事,你不知已成傷害,但它一直影響你。」治療良方,不是冷冰冰的藥丸,而是有溫度的陪伴。「創傷很主觀,是感覺,即使吃藥,藥力一過,感覺還是會回來。一個人最害怕最傷心時,總是想有人陪住或有嘢攬住。把陪伴的感覺帶進創傷的經歷之中,彷彿有人跟自己同步經歷那個傷痛。」除了陪伴,如果能進一步讓對方抒發,理解他的真實感受,這道治療複方就更相得益彰。精神病因創傷而生,可因理解而滅。

無論找什麼方法求助,最有效不外乎是聆聽對方抒發、理解與陪伴。
無論找什麼方法求助,最有效不外乎是聆聽對方抒發、理解與陪伴。

提及醫療資源不足之禍,Gen說得咬牙切齒。希望療傷的患者,求醫有時竟遭二次傷害。「有一次我真係好想打個醫生,唔係講笑。有個精神分裂患者情況愈來愈差,他媽媽很擔心,同我一齊陪他到公立醫院覆診,她問醫生為何兒子情況轉差了,醫生竟然說:『伯母,精神病係咁㗎喎,係唔會好㗎,你都要學識接受喎』,竟然這樣講,好離譜。媽媽聽到個仔『唔會好』,會如何想?病人那一刻雖然好似呆了,但都可能聽到的。」Gen認為醫生未必是黑心,但這番話反映他根本無暇跟病人及家屬好好解釋情況,既然不能三言兩語說明,只能叫對方「接受」。為了效率,醫生寧願斷定他「唔會好」,無異於把病人賜死。這種極端例子到底是普遍還是個別例子?

「好番」與否非切割 出書去污名化

病人當然想「好番」,其實所謂的「好」與「未好」,不應有條線劃開。Gen認為追求精神飽滿健康是個持續的過程。「我們用的字眼是復元,即恢復元氣。患者可找回自身價值、人生方向、建立人際關係。這個過程並不限於精神病人,所有人都應追求。」一位復元的人,不是受助者,更不是弱者,是有經驗的精神健康專家。

大眾普遍覺得精神病患者很危險,其實要比殺傷力,這種誤解超前億萬身位。「有人有心臟病,你不會覺得他恐怖,你還會關心他,但得知有人有精神病,你第一下會care自己安全先。」基於這種污名,加上工作見盡患者慘況,他開設《自從得了精神病,整個人都精神多了》Facebook專頁,希望輕鬆地普及精神健康資訊,後來有出版社找他出書,他借用真實故事帶出不同病症患者的感受,並不自稱為此書作者。「我只是書中故事主角的代言人,經歷都來自網友。」他在專頁徵集故事,講明要面對面訪談,出乎意料地反應很熱烈。「估不到有一大堆人願意分享,有些從未跟其他人談過那段經歷。有人甚至跟我說『付託俾你講啦』。」或許缺乏窗口傾吐,當知道不用登相,不寫真名,那二、三十人都對Gen暢所欲言。另外,書中提及患者不欲讓人知道病情,大多會準備兩張八達通,一張是殘疾人士的,一張是普通成人的,跟人一起坐車時付正價,沒人才敢使用優惠,反映他們害怕歧視目光。

對於精神健康,大眾認知不足,促使Gen公餘經營《自從得了精神病,整個人都精神多了》專頁並出版成書。
對於精神健康,大眾認知不足,促使Gen公餘經營《自從得了精神病,整個人都精神多了》專頁並出版成書。
《自從得了精神病,整個人都精神多了》一書除有源自網友親身經歷的文字故事,也輔以插圖拆解精神病治療及康復過程。
《自從得了精神病,整個人都精神多了》一書除有源自網友親身經歷的文字故事,也輔以插圖拆解精神病治療及康復過程。

區區有社工 私營院舍如煉獄

經濟負擔是大眾尋求協助的一大障礙,他提供了他形容為「快靚正」的方法。「土炮、落地、免費,當然是找社工。走入就近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或十八區都有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找當值社工就可。如非很嚴重,社工都能處理,如有需要,他們可轉介見心理學家,收費廉宜。」

Gen希望大家不要延緩尋求協助。到訪某家私營院舍,加深他這個想法。「很多人病發時需要入院,如未能自理,或不能與家人同住的,出院後要入住非牟利的中途宿舍,但住宿期上限為兩年,其後仍有需要須遷到私營院舍。」為壓低成本,部分私院低質得難以想像。「參觀過一間好似去了第三世界。如果在裏面住十年,他已不是一個人,他只是維持呼吸。」回想心酸畫面,他再三強調:「情況去到要住私院的話,就好難搞了。」

劉玉梅法新社、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