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聽眾們心聲 — 九十後的士司機聽收音機解悶、接收即時資訊 在職媽媽每天生活都有電台相伴:一日唔聽會身痕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電台不死

電台聽眾們心聲 — 九十後的士司機聽收音機解悶、接收即時資訊 在職媽媽每天生活都有電台相伴:一日唔聽會身痕

tan220729lucas-0105-1

職業司機恩物 路上陪伴解悶

來到二○年代,雖說電台之受眾羣體不斷縮減,卻有一類聽眾一直不離不棄,就算科技怎樣更新,他們的收聽習慣也絲毫沒有被動搖,甚至已成為收聽人口裏的中堅分子;所講的「他們」,是在路上的駕駛人士。

根據二○一七年美國一項針對電台收聽率的調查,顯示仍有百分之六十三至百分之七十九的聽眾在車上收聽電台。雖然本地相關數據從缺,但我們亦不難發現,在商營電台的廣告時段,大部分的宣傳內容都是跟汽車相關的內容,包括油站折扣、汽車銷售等等;每逢繁忙時間,各家電台在每節新聞播出後都會報道路面情況,例如塞車熱點、快相位置等等,都是專為駕駛者提供的資訊。

對於每日馳騁於路上的職業司機而言,聽電台早已成為一種習慣;的士司機阿浩也是其中一位司機聽眾,收聽電台節目的時間佔上一天的大半。不論車窗外是雨是晴,DJ的聲音都是他美好的陪伴。

阿浩駕駛的士四年,電台節目的聲音一直陪伴他在「搵食路」上馳騁。
阿浩駕駛的士四年,電台節目的聲音一直陪伴他在「搵食路」上馳騁。

從事運輸業前已喜歡聽電台

下午四時,阿浩完成一天的工作後在灣仔交更,車廂裏播放着的是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三五成羣》。「這個大屏幕收音機是我自己花錢安裝,始終對住部車超過十個鐘,梗係對自己好啲啦。」阿浩說得滿足。今年三十歲的他,已從事運輸業五年,先後駕駛公共小巴和的士,現在是全職早更的士司機。

對於駕駛者來講,電台傳播的即時資訊十分有用,例如路面狀況,接收這些資訊的時候亦不需分神。
對於駕駛者來講,電台傳播的即時資訊十分有用,例如路面狀況,接收這些資訊的時候亦不需分神。

本以為他是因為工作性質關係才會聽電台,細問之下,原來他在小時候已是電台聽眾。「細個嗰陣,家裏有車代步,甚至乎屋企比較少開電視,都會開着電台,純粹想有啲聲,久而久之自己也聽慣了電台播放的節目。」作為一個九十後,在其成長階段,互聯網越趨普及,但他直言並不熱衷其他娛樂方式,多年以來也承襲家中傳統—幾乎只收聽香港電台的節目:「可能係偏心,自己聽慣咗,已經習慣咗佢個flow,聽其他台唔會慣。」

早更司機的取車時間主要集中在清晨五、六點;工作的日子,阿浩徐徐從家中出發,六時到灣仔的交更地點取車,甫上車便扭開收音機聽《晨光第一線》,這是他的日常流程。「聽完《晨光》之後,以前會聽埋《瘋show快活人》,但因為上年轉換主持後就冇再聽,反而轉聽由舊班底經營的YouTube網台『田豪祖三寶』。」每當有喜歡的DJ離開原有平台,他都會跟着主持走,因他認為節目內容比播放平台更重要。

阿浩的座駕裏最醒目的是一部「大mon機」。這部新穎的大屏幕音響由他自資購買安裝,最常用的,卻是最傳統的收音機功能。
阿浩的座駕裏最醒目的是一部「大mon機」。這部新穎的大屏幕音響由他自資購買安裝,最常用的,卻是最傳統的收音機功能。

駕駛靠雙耳接收資訊

電台偶然也背負着”out”、「老土」等標籤,阿浩卻從不覺得聽電台是一種落伍的事:「你唔可以話聽電台就係老土、out喎,呢個媒體偏偏俾緊最update嘅資訊你。」作為職業司機,他說自己和同業都很追求電台的即時性,每當播出交通消息也會把聲音扭大,看看路面情況。「新聞、交通等等固然係一種即時資訊,節目的主持所準備的內容也是較貼近社會的新鮮話題,聽完之後,我哋圍內交更時都有話題。」

長期坐在駕駛席的司機大佬,面對多變的路面狀況,實在擠不出丁點時間分神去看手機、報紙,阿浩深表認同:「揸住堂軚搵食,能讓我們停下來閱讀的時間真的不多,返到屋企都攰,連睇電視嘅時間都未必有,唯一接收渠道得番隻耳仔;好在,耳仔聽嘢唔影響你揸車。」

作為職業司機,阿浩說自己和同業都很追求電台的即時性,每當播出交通消息也會把聲音扭大,看看路面情況。
作為職業司機,阿浩說自己和同業都很追求電台的即時性,每當播出交通消息也會把聲音扭大,看看路面情況。

電台除了讓他在追趕資訊的路上不再落後,他亦坦言自己在駕駛時是需要聲音陪伴的一羣,「如無聲音會好悶,會唔習慣,就算有啲節目唔啱聽,都會開住佢由佢播,有啲聲都好嘅,聽吓歌都好。」他相信,電台除廣受駕駛人士垂青,愛聽電台的人還遍布各種階層和行業,「你淨係睇電台打上去嘅聽眾,其實都都好多元,有時甚至話自己喺office偷偷打過去,唔會冇聽眾嘅,家庭主婦都冇可能全日坐喺電視前面,電台就可以成為陪伴她的聲音。任何媒體都好難迎合所有觀眾,希望將來,電台節目能更多元化,迎合更多受眾羣的需要。」

每早被收音機喚醒的八十後家庭

在阿Pat的家裏,每個早上八時響遍的不是鬧鐘聲,竟是電台的新聞音樂。「我先生好搞笑,買咗一部鬧鐘,但有收音機功能,夠鐘就會開着。」阿Pat一家三口每個早晨的開端都是由電台節目開始,不論刷牙洗面還是食早餐,總有《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的聲音陪伴着他們。

觀乎她對電台的沉迷程度,也可說是位「電台迷」了吧?「我當然不是電台迷,我好少會迷一樣嘢,我每朝都飲咖啡,唔通我又係咖啡迷咩?應該說,電台是我生活一部分吧。」

電台的聲音,是阿Pat每日生活裏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陪着自己成長的聲音。
電台的聲音,是阿Pat每日生活裏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陪着自己成長的聲音。

聽電台是日常習慣

阿Pat是個八十後,在非牟利機構任行政工作,與丈夫育有四歲的孩子;這位小朋友,年紀小小已被父母薰陶,更成為電台節目《早霸王》的小粉絲,還懂得唱節目的主題曲,在同齡小孩裏應是萬中無一了。「以前不會覺得聽電台好特別,當自己有了小朋友後才發現,原來很多人已經唔聽電台。我小朋友因為聽電台,識得唱電台剛剛plug出嚟的新歌,但身邊的人會好奇點解佢識唱。」

對八十後來說,電台總會在成長過程中留下印記。在阿Pat小時候,家裏縈繞的聲音是電台播放的賽馬直播和財經資訊;除此,當年常用的卡式帶機亦具收音機功能,讓她的生活總離不開電台。「中學開始自己懂得選擇,那段時期是商台的節目陪伴成長,不論是溫書、做功課、玩ICQ時都會聽,已經由一種娛樂演變成日常習慣。」當時除了在家中聽電台外,她亦隨身攜帶在公開試中使用的迷你收音機,走到街上,電台的聲音依舊寸步不離。

公開試用的便攜式收音機
公開試用的便攜式收音機

包容度資訊性兼備

今天,電台依然在她生命中佔了重要席位,不論上班前下班後,或是假日留在家中,收音機一樣長開。資訊節目是她最喜歡聽的類型:「覺得聽完短短十多廿分鐘就可以知道今天的新聞焦點,又可以一路做其他嘢一路聽,唔似報紙或手機咁要用對眼望住,係好方便,起碼未碌Facebook之前,我已經知道大家討論的話題是什麼、大眾主流關心的議題是什麼。」

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常「一心多用」,作為多年忠實用家,阿Pat最欣賞電台的包容性,讓聽眾可以在聽電台的同時使用其他媒介,「佢係最唔會阻住你嘅媒介,你聽住佢,佢都唔會妨礙你睇Facebook㗎嘛,你係可以同步地做其他嘢。電台的優勢,在於佢唔會阻礙你進行其他嘢嘅同時,但又有資訊俾到你。」她續說,每當遇到突發情況,某程度上電台是最及時發布消息的媒介,比電視台或手機應用程式彈出的提示還要快,「好似今朝望出窗口外面橫風橫雨,電台講一講先知原來掛緊黃雨。」

另一最教阿Pat欣賞的特質,是電台節目對廣東話的要求及價值傳承,「我們看電視未必會太在意懶音,但是在收音機,你的咬字或雜聲是很明顯,所以電台工作者一定會字正腔圓咁講嘢,我覺得都係對廣東話嘅一種堅持。」

在路上聽着電台曾是阿Pat年輕時的習慣
在路上聽着電台曾是阿Pat年輕時的習慣

載體或會轉變 模式不會失傳

阿Pat沒有刻意選擇聽電台。對她來說,聽電台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她選擇電台,全因節目內容、主持;以及她有沒有得着,能否得到陪伴感等等。「有人覺得電台老土,可能因為大家將聽電台定義為攞住部收音機嚟聽,又或者在電台擔當中流砥柱的DJ年資較高,新人又未被大眾熟悉,人們才有此錯覺。」

阿Pat不覺得電台會隨着時間而消失,反認為有機會繼續流行,成為歷史最久遠的媒體。或許載體模式會轉變,但只要內容緊貼時代,「用聲音和說話講故事」的這個模式絕不會失傳。「對我來說,絕對係生活一部分,如果一日冇聽過收音機係會身痕,去旅行或出差回到酒店,我都會上881903的網站開着來聽,即使身在異地,仍希望周圍有熟悉的聲音。電台是有一種陪着你生活,好像一路陪你成長的感覺,這是為何電台對我來說是一樣緊要的存在。」

阿Pat愛聽電台的資訊節目,認為能在短時間內了解那天的社會焦點。
阿Pat愛聽電台的資訊節目,認為能在短時間內了解那天的社會焦點。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電台不死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