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環保團體 建議2020年《施政報告》重推垃圾徵費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環境議題

七個環保團體 建議2020年《施政報告》重推垃圾徵費

30.09.2020
圖片由綠領行動提供
group-photo

特首將於十月十四日發表施政報告,七個環保團體發表共同立場書,一致認為施政報告應承諾繼續推動以源頭減廢和污染者自付原則,盡快重推《2018 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垃圾徵費草案)。與此同時,將現時僅在3區試行的塑膠回收先導計劃(「中央收膠」),盡快擴展至全港十八區,並積極推動更多源頭減廢政策。

group-photo
圖片由綠領行動提供

延宕十五年 垃圾徵費拖無可拖

政府自二〇〇五年推出「都巿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2005-2014)」,並建議垃圾徵費後,經過反覆諮詢公眾及其他持份者,終於2018年將垃圾徵費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然而草案在法案委員會經歷十六次會議仍未能表決,被迫終止審議。

環保團體期望特首及相關政策官員勿打退堂鼓,把握二〇二二年任期結束前的所有政策時機,重推廢物收費政策草案,當中亦須認真考慮吸納公眾和議員對草案提出的建議,並作出修改,讓垃圾徵費草案能完成三讀審議通過,令拖延15年的垃圾收費有望於明年落實執行。

垃圾徵費經過多次諮詢,已有廣泛社會共識,市民對垃圾徵費持正面態度。環保署最新數據顯示,二〇一八年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達每日1.53公斤,較二〇一三年增加15%。由環境局於2013年提出的《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原本預期於2022年將人均棄置量減四成至0.8公斤,但以現時的減廢進程根本是痴人說夢,若垃圾徵費仍然遲遲未能上馬,離目標只會越來越遠。

online-consultation-clean-ver-1-1
圖片由綠領行動提供

擴展「中央收膠」範圍 配合垃圾徵費

此外,環保團體期望特首能在施政報告提出,在現時僅限於東區、觀塘和沙田區實施的「中央收膠」計劃,在是屆政府任期結束前盡快擴展至全港十八區,並向市民公布具體時間表,讓市民共同監察。環保團體認為在垃圾徵費實行後,市民為減低垃圾製造量,必然會增加對回收的需求。「中央收膠」由承辦商向公私營住宅、學校、公營機構、社區回收中心和「綠在區區」等收集非工商業廢塑膠服務,能方便市民參與回收,減廢和回收雙管齊下,減少固體廢物量才能事半功倍。同時,分類回收能帶動更多環保產業的回收商機,變相令更多人投入環保行列。

他們強調,推行「中央收膠」並不能代替垃圾徵費,因「中央收膠」始終是從末端處理廢物,部份塑膠產品或涉及高昂的處理成本,並不能完全進行回收及再造,最終成為堆填區垃圾。垃圾徵費有如一列火車的火車頭,提供經濟誘因推動減廢,並鼓勵市民和商界積極回收,再配合「中央收膠」加強回收效能,才是根治垃圾飈升的正確方向。

積極推動更多源頭減廢政策

除垃圾徵費及「中央收膠」計劃外,環保團體期望施政報告能展示更多對環保的承擔,在源頭減廢的原則上,推動更多環保政策,包括:

  1. 落實飲品(即棄)容器的生產者責任制
  2. 規管發泡膠等即棄餐具及包裝
  3. 規管超市過度包裝

他們一致認為,垃圾徵費是整個廢物管理及源頭減費的重中之重,香港相比鄰近地區如台北、南韓、東京和新加坡等已經落後至少十年,期望施政報告能展示堅決推行垃圾收費的態度,以扭轉香港固體廢物的窘局。

圖片由綠領行動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環境議題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