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國殖民地時期流傳而來的校服文化 同時帶來了西裝校褸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校褸誌

由英國殖民地時期流傳而來的校服文化 同時帶來了西裝校褸

suit-1114

追溯校褸的出現,以至其款式之確立, 先要簡單了解校服文化及起源。

二十世紀初,「校服」概念萌芽,學生的衣飾從便服漸轉成制服,不論是中山裝、旗袍、西式校服等都陸續出現,「一九二◯年代,不論西式教會學校還是私立中文學校,男生穿西服上學已相當普遍。」

從西裝到校褸

《校服歲月:圖說香港校服史》記錄,戰後至近一九五◯年代,西服於世界盛行,本地男生校服亦幾近全面西化,開始配有西裝校褸,其剪裁及形態更一直順應歐美風潮而起微妙變化。例如是戰時約一九四◯年代盛行 的Victory Suit美式西服,外褸偏短。戰後至約一九四八年流行一時的歐洲西裝形態Bold Look,西服變得寬大鬆身。一九五◯年代流行的常春藤風格Ivy Look輕身(soft tailory) 自然。

suit3
來源:《校服歲月:圖說香港校服史》,陳美怡、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教育博物館

「香港的校服文化都是由英國殖民地時期流傳而來」,從事男士西裝設計多年的Andy這樣形容。校褸作為校服的一部分,伴隨西式制服文化而相生相成,本來與英倫貴族學院風極度相似的意念,卻在落入本土社會之後有所變改。

suit-1112
Andy Cheung,在男裝設計及生產行業中打滾十幾年,五年前創立自家品牌Suit Artisan,為客人訂製個人西裝。

大量生產下的妥協

「當時英國的院校彈性度高,容許學生參與設計校服,加插許多具有特色的細節。但香港的校服以至校褸,在戰後逐漸走向大量生產的模式。設定同一版型後,每間學校轉一轉顏色、稍作細微改動、釘上校章,即成為自家校褸。」

大量生產之下,設計版型、製作工序,都以大眾化為目標。「『大地褸』這樣的Blazer (西裝外套),正正是Mass Production(大量生產)、Soft-Construction(軟結構)的做法, 剔除了正式西裝的Canvas(襯裏)、Chest Piece(胸片)等細節,製成了一款對應市場需要、性價比高的西裝外套。」亦正因為考慮到所有學生包括低下階層的負擔,當年「大地褸」選用混紡羊毛製作, 減低了成本,卻提升了重量。在一九七三年的《大公報》所見,「國產大地牌學生褸採用含羊毛百分之七十五、重二十安士的優質絨料精工縫製」,把布重換算,約為五百六十七克, 對比今日精紡羊毛布重約二百六十克,當年的「大地褸」的確厚重,致使被人詬病多年。

suit12
Andy以手繪圖紙解構現代西裝校褸及復古賽艇西裝(Rowing Blazers)之分別。

上圖,左上:現代西裝校褸 採用十字領(Notch Lapel),前襟簡化至離邊四分一寸車線。背部有 開衩。附設貼袋(Patch Pocket),同樣是離邊四分一寸車線。胸袋的 袋面有明線,是大量生產的特徵之一。

上圖,右下:復古賽艇西裝 採用十字領(Notch Lapel),前襟以橫紋帶包邊。背部沒有開 衩。附設單唇袋(Welt Pocket),同樣以橫紋帶包邊。胸袋的 袋面沒有明顯車線,是昔日手工製的特色。

校褸的起源

校褸,傳統泛指西裝之中的 Blazer。其起源有幾個說法。 其中之一為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海軍的深藍雙襟外褸,另亦有指是源自一八二五年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瑪嘉烈女士賽艇會 」(Lady Margaret Boat Club),其時團隊身穿以火焰紅布料剪裁而成的外褸,此之衍生出”Blazer”一詞。

隨着用色、設計及應用愈見多變,”Blazer”漸變成為一件 「彩色法蘭絨夾克」(一八八九年《紐約每日新聞》),板球、網球、划船等賽事都常有應用。各團隊所採用的版型大致相近,但會各自在細節處增減或修改,以茲識別。例如是採用各款粗條紋布、前襟加設撞色鑲邊、胸袋加上隊徽、金屬鈕扣刻有隊徽等等。普及化之下,Blazer最終成為廣泛應用的制服外套。

suit-1115

各式西裝布料(上圖,由左至右)

1. 採用緊密斜紋Gabardine編織排列的面料,是早年艇隊或運動團隊常用的blazer用料,織法結構結實,非常耐用。
2. 淨色法蘭絨(Flannel)。傳統用料,耐用保暖。但較粗疏、易拮肉,近似早年大地褸所採用之物料。
3. 條紋設計的精紡羊毛布。是學院風設計常用的blazer面料。
4. 深海軍藍的精紡布料。光滑輕便,近代被廣泛應用。

Suit Artisan

中環威靈頓街74號明發大廈4樓74室

9664 4110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校褸誌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