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阿琪來港廿三年 在九龍城開設理髮店 歎重建令生意額大跌「小泰國」盛況不再:重建分散晒泰國人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九龍城 都市重建啟示錄

泰國人阿琪來港廿三年 在九龍城開設理髮店 歎重建令生意額大跌「小泰國」盛況不再:重建分散晒泰國人

1

九龍城有「小泰國」之稱,七、八十年代,香港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發達,吸引很多泰國人遠赴香港尋找機會。早於二十世紀初,大批潮州人移民泰國,並與當地人結婚成家,兩地的文化逐漸融合。因為泰潮兩地的淵緣,泰國人來到香港後,都愛住在有許多潮州人聚居,並鄰近啟德機場的九龍城。別稱由來已久,然而,小泰國當真能讓泰國人安居樂業?

說到九龍城,許多香港人都會想起泰國菜。
說到九龍城,許多香港人都會想起泰國菜。

一頭金色長直髮的阿琪,泰文名其實不叫阿琪,連讀音都不怎麼相像。這個名字,是她在一九九三年來香港做家庭傭工後,同鄉幫她改的,她們說這幾個字「好靚」,她就歡歡喜喜地接受了。那年,她三十有三,為生計離鄉別井,從泰國東部來港打工。「在泰國搵錢少,以前做工廠只得三千六百泰銖一個月,在香港一個月可以搵到一萬泰銖。」

勤勤懇懇做了六年家傭,她在遠離家鄉的土地上,邂逅了來旅遊的丈夫Kot。九九年結婚後,丈夫不再兩邊飛,來港定居,阿琪就不再做家傭。她在泰國也曾學過理髮,於是決定重操舊業,在當年分店遍及港九新界的新偶像連鎖髮型屋做學徒,過着朝九晚九的忙碌生活。十年後自立門戶,在九龍城開設髮型屋。小店星期一至日也營業,本地客和泰國人各佔一半,「邊日冇客就當放假」。人們為生活拼搏,盼能換來安穩生活,但拼搏的阿琪,過得不算安定。她和丈夫住在將被重建的一段南角道十一年,而店舖剛好座落在啟德道未被收購的範圍內,但啟德道和沙浦道其餘的物業都被收購得七七八八,旁邊街道已是十室九空,令生意額大跌。

根據市建局七月發表的衙前圍道 / 賈炳達道發展計劃第二階段社會影響評估報告,有一百二十五位泰裔人士居住在是次重建範圍,佔居民的百分之五,阿琪和丈夫就是這少數。九龍城和同鄉,就是阿琪的生活。當重建計劃襲來,九龍城和這裏的泰國人,生活怎可能不變?她傷感地說:「重建分散晒泰國人。」

阿琪的丈夫喜愛音樂,店內擺放了一枝結他。
阿琪的丈夫喜愛音樂,店內擺放了一枝結他。

香港始終不是自己地方

時至今日,走在城南道、打鼓嶺道一帶,泰國餐廳、雜貨店林立。阿琪平日都愛到這裏購買泰國食材,「九龍城街市啲嘢好貴,不過乾淨,想平啲就去大成街街市。」小店年中無休,但每年四月的潑水節,她也會休店盡情狂歡。潑水節即是泰國新年,場面盛大,在外頭打工、不是居於九龍城的泰國人也會請假到來。這兩年因為疫情,慶典停辦,阿琪憶述過去盛況:「城南道會封俾我哋玩」,「在門口玩,直接用水喉射人,好多人嚟。」

九龍城不是她的根,但卻是家,就讀中學的兒子亦正在申請來港讀書,「我哋好多朋友,個個都識。」然而,此情此景,可能不再。當重建迫在眉睫,就似乎在提醒他們,這裏始終不是能容許他們安身立命、落地生根之所。三年前公布的啟德道/沙浦道重建計劃雷厲風行,現在市建局已收購接近九成業權,「呢度啲人差唔多搬晒,就冇生意啦。」阿琪說:「我唔見咗差唔多一半嘅客,啲人走晒,啲客去到沙田、馬鞍山,返嚟見到我話:『我依家搬到咁遠啦,間唔中先嚟』。」客人愈來愈少,但租金卻節節上升。初初租下店舖,租金只是每月六千五百元,其後每兩年加五百。業主轉手,去年十一月,租金一下子從萬二跳升到二萬。阿琪憂心忡忡,「唔知有冇生意,舖租貴咗,屋租又貴咗,呢樣嘢就好大件事。」不止是阿琪,她的同鄉得知九龍城要重建,都很忐忑,甚至有朋友因為舖租太貴,決定回泰國。

理髮店由阿琪和丈夫夫妻檔經營
理髮店由阿琪和丈夫夫妻檔經營

只想聚在一起

同鄉素來知道阿琪熱心助人,若不懂得怎樣前往泰國領事館、不知道去哪裏打針,都會找她求助,「我都冇乜所謂,可以幫就幫。」三年前,市建局公布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她就去市建局舉辦的簡介會了解,「我盡量去聽,聽得明白啲,就話俾佢哋(同鄉)聽。」

眼看大家要忙着搬屋搬舖,或許就此各散東西,她尤其傷感。平日與同鄉守望相助,她覺得最重要是聚在一起,一起開店,一起居住,一起生活。可惜巨變當前,她自覺泰國人人微言輕,「我哋冇得反對……香港的地方始終是佢哋嘅地方,其他國家的人落嚟,都是佢哋話事。希望佢哋俾個空間我哋。」她說得有點結巴,又許下心願:「留返成區俾我哋做泰國嘢,好似城南道咁。」

那天,本地人熟客卓太剛好來光顧,連連稱讚她的手藝,「佢好好㗎!佢唔係做到我滿意,係做到佢自己滿意,唔得佢又自己再整過。」

阿琪低頭淺笑,沒有說話。

熟客卓太對阿琪的手勢讚不絕口
熟客卓太對阿琪的手勢讚不絕口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九龍城 都市重建啟示錄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