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療扎記】媽媽與誰的快閃約會 患病甚艱難(六之一)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診療扎記】媽媽與誰的快閃約會 患病甚艱難(六之一)

12.09.2019
汪划

如常的星期一,指針跑到7時,牀前鬧鐘準時響起……

趕緊起牀,又是媽媽回到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覆診的大日子,也是治療長征旅程的開始。

生活在步伐緊湊、壓力很大的香港,特別是步入中年,走過年少輕狂,為事業血拚過,也嘗過人生跌蕩,身體總累積了看到與看不到因生活壓力而來的病與痛。輕則,出現亞健康狀態的腰痠背痛、臉色蒼白、睡眠易醒等等,重則因影響整個生活作息,而可能出現慢性病或其他嚴重疾病。但哪管是前者或後者,當身體出現警告,除了實際地「入廠」維修,也是反思生活模式的機會。

醫患雙輸 癥結何在

但身為基層勞動的工蟻,為餬口、為供樓日做夜做無停手,要慢活人生簡直難過登月。有時就連看醫生的選擇,也是「睇餸食飯」。簡單直接講:「秉承用者自付大原則,有錢、有能力買保險就有得揀,公立與私家,任君選擇;無錢無能力的草根基層,走進公營醫療體系,似乎是唯一求生出路。」

由於在私營市場求診,往往治療費用高昂,故大量基層病人只能跑到公營醫療體系,造成人滿之患。公立醫院每天為要應付大量病人個案,醫護者迫得連看病診症,也變得短速及機械化,這也令醫患之間關係經常變得緊張。作為醫院常客,游走在白色圍牆內外,並曾帶着家人在外地求醫,才發現香港雖擁有一級的醫療技術與人才,但公營醫療體系因架構臃腫、制度僵化、透明度不足,服務不便民,故常為人詬病。在這裏分享點滴個人陪診尋醫的親身經歷與感受,目的不是指責及針對任何醫護人員,而是很多問題因為僵化的制度及服務思維,欠缺靈活及彈性,引起很多問題,變成醫患雙輸。

像這天陪媽媽覆診,由於她不良於行,靠輪椅代步,需要家傭姐姐在生活上協助才能出門活動。一如以往,按時抵達公立醫院的內科專科門診大堂,密密麻麻的人潮早已滿瀉。經過一輪量體重、血壓,再到我們找個座位來「插針」等待也一椅難求,而因長期「等待」的候診訓練,久經了,EQ也變高!

 

呆等兩三小時換八分鐘快診

指針,一點一滴地慢慢走,原是9時正的覆診時間期,於11時半,終聽到電子人聲呼喊着媽媽的名字。站到診症室門外,護士再三核對資料,推門而進,終於看到醫生一面。

坐在電腦面前,掛上藍色口罩的男醫生,雙眼專注在電腦屏幕上,努力地翻查之前病歷。好一會,他的視線終於落在媽媽臉上,瞥了一下,冷冷的一句問:「最近有什麼不舒服?」當媽媽說出血糖及腳痛問題,醫生一雙手已忙着繼續輸入資料,嘴巴只簡短說說吃藥控制,腳痛問題要轉介骨科等……他已趕忙列印覆診、領藥紙,便結束這迅雷不及掩耳的八分鐘約會。安頓好媽媽之後,我便馬上去登記處預約下次覆診期,再跑去藥房繳付藥費及交藥單,而無論是排期或者整個領藥過程,也是接二連三的排隊與無數的等待。

「每次到公營醫院覆診,無論是患者及家屬,真是叫人累透!」心想着。每當推着媽媽穿越人來人往的長廊,走出這座白色巨塔,感覺病人就如游出茫茫公海的小魚,如患者回家後需要改覆診日期,或家屬有任何疑問查詢,首要接通熱線電話,再經一輪轉接和等待,幾經搏鬥擾攘,才能表明來意,最後還得要待醫院寄回覆診紙,才能達成目的。

在香港公營醫療體制下,作為病人是很被動,既沒有選擇權,有時過分強調私隱及集體負責制,故病人的知情權也很少。像帶媽媽去看專科門診,眼前負責跟進她的病那位白色強人,如他沒掛上名牌,又沒自己報上姓來,一般長者病患,對當下負責的醫生及護士姓甚名誰,相信很多時也不知道。下次覆診是否他跟進?答案更是未知數。如當天能遇到一個親切的醫生,耐心地講解分析病情,相信你已是個幸運兒!當然,在醫管局內聯網內的電子病歷,也會記錄哪位醫生給你看診,但一般民眾又豈能隨便知道及翻查得到呢?

台灣貼心便民 看病經驗遠勝香港

最近,因友人移居台北,前往探望,碰巧她需要到醫院覆診,便陪伴一同前往,才發現一海之隔的台灣,在醫療服務上卻是另一片天。當地的醫院的診症室門外,均有電子屏幕顯示出當值應診醫生及護士的全名,還有輪候診症號碼等等。病患能清楚知道誰負責自己的病,安心之餘,如年長患者有任何疑問,跟進查問病況也較為容易,透明度十足,貼心便民。

雖然台灣的醫療體制與香港大相逕庭,但身處同樣人潮處處的台灣醫院,在服務設計及配套上,多以便民為先,就算服務未必對治療上有具體實際成效,但患病又豈只限於治好疾病的層次?很多慢性疾病,雖未必能完全醫治好,但如果有便民的措施配合,縮減病患因看診而帶來的奔波折騰,增強溝通機會,對患者實有重大裨益。別小看那一小步的資訊,對我們長期病患來說已是一大步的幫助,這確是值得香港借鑑。(六之一)

 

作者簡介

汪划,平凡港巷蟻民,日做夜做,與家有兩老孖寶,一屋同簷均是長期「三高」病患,經年醫院診所來回跑,又出國尋醫及陪診,才切膚體會香港基層患病甚艱難。

汪划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